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保护建筑竟然成了歌吧 改变昭忠祠建筑结构和用途未经审批
2005-12-29 11:03:30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万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29日电 呼兰县级保护建筑昭忠祠内,竟然开起了歌吧,建筑表面也被贴上“光面”瓷砖,原貌遭到严重破坏。

  根据读者提供的线索,记者28日9时许来到呼兰区西岗公园。进入古色古香的大牌坊后,向右一拐就看到一座占地约五六十平方米的独立单层建筑,建筑左侧一残缺不全的牌子上写着:“昭忠祠,建于1928年,1994年定为呼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记者看到,该建筑门匾上的“蓝宝石歌吧”分外醒目,墙面被人装饰上白瓷砖,四个立柱也包上了红色瓷砖,其中门口的两根立柱上刻着两条盘龙,两扇窗户和铁皮包着的大门紧锁,窗户上贴着圣诞老人画。记者在“文物牌”下方看到了歌吧的宣传广告:“喜讯,消费50元以上赠‘水之韵’洗浴门票2张”。据附近锻炼的居民讲,这个歌吧已开了好久了,一般都是晚上营业。

  据西岗公园办公室主任孙长明介绍,公园占地约15公顷,距今已有70多年历史,1928年为纪念打击土匪阵亡的官兵建了昭忠祠。孙主任称,昭忠祠在文革期间是公厕,后来有人出资恢复原貌,“作为补偿,房子一直归个人使用,但房屋的所有权一直归公园。”记者请孙主任出示该建筑租用合同,孙主任表示,不清楚歌吧经营者是谁,也不知道有没有租用合同,该人更不曾向公园交纳租金。

  随后,记者又来到呼兰区文物管理站,该站孟站长说:“早就知道这个事,但它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没办法。”记者问:“在保护建筑里开歌厅不是破坏文物吗?”孟站长称:“只要不破坏建筑内外墙体就不算破坏文物。”

  记者从呼兰区史志办了解到,当年昭忠祠为欧式建筑,正面为四柱三门,四个廊柱之间有铁链相连,里面为一个大厅,上悬“昭之来许,为国为民,铁血英雄”几个大字,正面摆放阵亡将士的牌位。

  据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站长刘云材介绍,根据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只要不改变保护建筑原内外墙面结构,允许文物保护单位改变经营项目,但昭忠祠已将墙体表面改变,应当报当地政府批准方为合法。

  记者打电话到呼兰区文体局,该局的文化股股长关大伟称,他们没有收到任何申请手续,如果反映情况属实,将对其下达整改通知。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