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0日电(记者 高长利)大庆市林甸县在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针对全县农村实际,把为农民办实事、解难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领导访民情、解民忧,包扶部门结对子、解难题,驻村干部理思路、谋发展,村支部想问题、办实事等措施,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
县级领导访民情、解民忧。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林甸县县委领导深入到所联系的三合乡南岗村走访调研,慰问贫困户和贫困党员,详细询问了家庭困难情况,帮助研究解决办法,并送去了慰问金。领导亲身示范,为机关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群众也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包扶部门结对子、解难题。林甸县县直83个包扶部门与全县83个村进行对接,结成“亲戚”,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建设局为林甸镇长青村贫困党员送去3000元现金,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难,并为村支部配备了微机、影碟机、光盘等多媒体电教设备,购买了科技书籍,总价值达9000元。县农委计划在所包扶的四合乡新生村推广使用以沼气为主的农村新能源,建“三位一体”猪舍50处,进行典型示范。交通局准备为东兴乡勤俭村铺设一条环村路,解决当地群众出行难的问题。目前,该项目已立项。其他县直包扶部门各尽所能为所包村办实事、解难题。83个部门的926名党员和804个贫困户建立了“亲戚”关系,并送去钱物达20多万元。
驻村干部理思路、谋发展。林甸县从县直部门选派83名优秀后备干部进驻包扶村任党支部副书记。驻村干部详细了解情况,积极指导,帮助当地农民理清经济发展的思路、寻找种养加等科技致富的门路。林甸县农研中心下派的驻村干部为东兴乡福兴村提供了测土施肥、病虫害防治、新品种引进等技术服务。县委办驻村干部指导黎明乡兴隆村发展养殖项目,增加了农民收入。驻村干部积极帮助包扶村规划基础设施和改善公益事业,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村支部想问题、办实事。林甸县要求各村党支部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做起,以“党员带头服务三农”活动为载体,切实为农民排忧解难。三合乡各村党支部抓住在农村实施合作医疗这一契机,采取村里出资和“两委”班子成员带头出钱等办法为参保农民交付或垫付保费,使全乡农户参保率达到80%。花园乡丰收村的党员积极筹划建立奶牛协会,以抵御市场风险。为解决农民冬闲的问题,三合乡南岗村成立了苇编协会,大力发展草苇编织,并与齐齐哈尔客商签订了长期供销合同。目前,苇编协会会员已发展到120多户,每年户均编织收入超过2000元,村民真正得到了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