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黑龙江省首批"村村大学生计划"毕业生回乡效力
2006-01-11 10:53:08 来源:新华网  作者:曹霁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1月11日电 黑龙江省"村村大学生计划"首届学生毕业典礼1月10日举行,至此来自这个省各地农村的首批、2157名农村大学生已完成两年学习,即将回到家乡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003年黑龙江省一项调查显示,该省农村人才资源严重匮乏,9517个行政村几乎没有一个受过相当于大专高等教育的技术人员。

  鉴于这一状况,为培养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启动和实施了"村村大学生计划"。从2004年起,每年招收2500名左右农村高中阶段毕业生进行专科层次定向培养,力争在5年内实现村村有大学生的目标。这些农民大学生入学时,与所在县(区)人民政府签订回村协议,实行"村来村去",学成后回乡效力。

  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张永洲说:"村村大学生的培养,贵在管用,管用才是硬道理。"为此,黑龙江省教育厅组织承担这项计划的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等10所农科高校,精心确定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急需的畜牧兽医、农学、园艺、水产养殖、农业机械等专业。同时,注重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据了解,很多农民大学生对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非常珍惜,学习热情极高。十年前因贫穷而辍学的全家辉,是双鸭山市岭东区新翼村的农民。2004年如愿以偿进入东北农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畜禽饲养与疾病防治专业,成为首批"村村大学生计划"学生。

  全家辉说:"因为贫穷上不起学让我深感难过,我不想让这种情景在村里重演。我的理想非常简单,就是让乡亲们都富裕起来。"据了解,全加辉已经在家乡办了一个学习班,无偿地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父老乡亲。

  "农民大学生"也架起了农民与专家之间沟通的桥梁。今年37岁的首批"村村大学生计划"学生吴凤学,是哈尔滨市香坊区向阳乡东兴村村民,他回乡得知村民们存在很多农业生产问题时,将情况反映到他就读的东北农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2005年4月,10余名农业专家来到东兴村开展"备春耕生产科技服务下乡"活动,为村民们免费提供咨询服务,受到极大欢迎。

  另据了解,从今年开始到2010年,黑龙江省将通过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陆续向各地农村提供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科技、教育和医疗卫生专业人才。

责任编辑: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