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6日电 春节即将来临,市民们都在为年而忙碌。那些在救助站、福利院里的人们将如何度过这个中国的传统佳节呢?记者日前走访了哈尔滨市的几大福利救助机构,看到的是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听到的是那里的老人、孩子以及流浪人员对社会发自内心的感恩。
■儿童福利院里充满了爱
24日,哈尔滨市儿童福利院的楼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已经包好的饺子整齐地冻在院落一角。楼内的教室里,有的孩子在专心地画画、有的孩子在跟老师一起唱歌、跳舞。一个六七岁大的小女孩告诉记者,最近,当她和几个小伙伴趴在窗前向外看时,常看到许多的陌生叔叔和阿姨带着大包来这里,接着大家便会得到很多糖果。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有近300个孩子,和外面幸福的孩子一样,他们将在新年那一天穿上福利院为他们量身选购的新衣裳,福利院还准备了安全鞭炮供他们燃放。大年三十的晚上,福利院80名工作人员也将和孩子们一同联欢、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现在,孩子们就连躺在被窝里时都不忘掰着手指头盼星星盼月亮,期待着除夕的到来。
■流浪汉救助站有“新家”
春节将至,哈尔滨市救助管理站里充满了节日气息。一进门便看到了新设置的方便求助人登记的接待台。接待处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对已登记的人员进行核实和调查,确保将有家的人及时送回家团圆。在救助站一层为老人和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求助者准备的房间里,工作人员买来了各色拉花装饰房间,火红的灯笼悬挂在屋子顶棚中央。二楼的房间里,每间屋子里都摆放着8张床,正对着门口的长桌上摆放着电视机,此时,五六个流浪汉正坐在电视机前收看电视节目。据23日晚刚刚入住的王某讲,他家住在兰西县,没钱回家便找到了这里,从昨晚开始工作人员一直帮他联系家人。刚到的时候,工作人员还给他换上一套崭新的棉衣,吃着热乎乎的饭菜,他真的觉得这里像家一样温暖。
据哈尔滨市救助管理站站长杨卫国介绍,春节期间,前来求助的“流浪汉”们都会得到为他们准备的棉衣。目前,救助站里仍有20多人无法回家。大年夜里,工作人员将和这些求助者一起吃“年夜饭”,一块过个“团圆年”。
■“好女儿”和老人们过年
位于东风镇的哈尔滨市第二社会福利院伤残康复医院有230多名老人和残疾人,其中80%为残疾人。这里的117名工作人员一直默默地为这些“三无”(无经济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无劳动能力)人员提供着必要的生活护理和照顾。
春节即将到来,福利院也为老人和残疾人们做好了迎新年的打算。为了新年联欢会上的精彩节目,工作人员正紧锣密鼓地排练着,将作为一份新年礼物送给大家。为了给行动方便的正常老人提供一个沟通情感的机会,福利院还安排了茶话会。
据哈尔滨市第二福利院办公室主任王军讲,在过去的一年里,福利院涌现出了一大批“好女儿”和“好妈妈”,她们让这里的老人和孩子们感到了家人般的温暖。此次福利院出资4万元购置年货,福利院给残疾孩子们买新衣服和鞭炮,在新年前,给每位老人和残疾人理发、洗澡、剪指甲,希望他们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