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6日电 据哈尔滨市民政部门提供的数字表明,目前,哈尔滨市约有“双困户”10.1万户,需要通过廉租房解决住房问题。2006年开始核定的近2000户即使在下个三年中全部解决,也只能是杯水车薪,而且受益人群覆盖面过窄。在我国推行住房商品化、市场化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最穷的老百姓买不起房子的问题,为此我国针对不同收入家庭建立了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买不起房的最低收入的家庭则可以租住政府提供的廉租房。“完善城镇廉租住房制度,保障最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已经被国家有关部门作为政府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的重要措施之一提了出来。
有关人士认为,哈市的廉租房建设之所以一直难以推动,主要是受经济发展状况和资金来源的制约。住房保障作为政府的公共职能,它的发挥需要公共财政体系的保障。“其实,全国不少地方面临的都是和哈市同样的问题。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者赵瑞政认为,廉租房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本质上是“爱心工程”。既然是献爱心,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相关政策的扶持,在操作过程中也要讲究艺术,不然就会适得其反,对受帮助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在目前房价过高的形势下,增加廉租房建设以满足低收入者住房需求也成为业界和学术界的一个基本共识。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认为,政府有责任为低收入者提供更多的廉租房,但往往受到经费不足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发行彩票的方式为建设廉租房募集资金。厉以宁说,建设廉价出租房是一个公益性事业,同样属于公益性事业范畴的残疾人救助、体育运动已经在发行彩票,廉租房建设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募集资金。募集到的资金也可以以住房补贴的形式发给低收入者。
有关专家也指出,政府应当兴建一批廉租房,面积无需太大,二三十平方米即可,租金应当低得让生活在贫困线下的人能够负担得起。由于城市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发展廉租房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有其现实实践上的紧迫性。在综合解决房地产当前的问题时,建议从能够满足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的廉租房市场入手,采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模式,为廉租房和租赁型普通商品住宅提供资金支持,扩大廉租房供给,满足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这不仅有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而且还具有防范金融风险、稳定社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