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9日电(记者 齐昊)“品牌意识”“品牌效应”“品牌价值”,这样有关于“品牌”话题的讨论在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审议组中此起彼伏。到底做什么样的品牌,怎样做强我们的品牌,代表们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
“龙哥龙妹”闯世界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如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一直备受关注。如今的劳动力输出也要创个品牌。鹤岗保安、兰西纺织工、拜泉编织工、安达电焊工等劳务工品牌在国内小有名气,“龙哥龙妹”经整合包装,已成为代表黑龙江省外出务工农民整体形象的劳务品牌,2005年全年就转移劳动力450万人。佳木斯史库代表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新农民,要把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整合职业技术资源,加大职业培训经费的投入,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
“寒地黑土”聚宝盆
除了打造农民工品牌,《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出:“调整粮食品种和品质结构,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积极打造寒地黑土品牌,巩固和提高绿色食品大省地位”。关于农产品品牌效应,胡世英代表说,绥化积极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方向,今年“寒地黑土”首次被写入报告,绥化一次性注册“寒地黑土”商标109件,经过努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酷省酷游引八方来客
黑龙江省着力打造旅游酷省形象,这一话题也成为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热点话题。“民族风情旅游”“红色旅游”“产业旅游”,“五大连池疗养度假游”“兴凯湖界湖游”“伊春森林游”“大庆温泉游”。黑龙江一年四季,时时有美景。2005年全年就接待入境游客90万人次,创汇3.9亿美元,国内游客更是突破5000万人次,收入300多亿元。针对这样一种状态。黑河代表团代表马顺强说,近年来黑龙江旅游事业发展迅速,“春季活力世界,夏季清凉世界,秋季多彩世界,冬季冰雪世界”吸引大批游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将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从全省来看有价值品牌不够,散兵游勇的状况还存在,这样不但浪费资源,生命力也不强,要做出旅游产业大文章,整合旅游资源方面契需加强。
民营企业打好“诚信”牌解决贷款难问题
高晓莹代表说,要从全力打造“诚信龙江”,尽快建立完善社会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建立完整科学的信用调查和评价体系,强化全社会信用意识,使诚信成为我省人民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谈到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高雁鸣代表说,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省民营企业规模比较小,技术含量比较低,真正能创出自己品牌、在全国叫得响的企业为数不多。贷款难是严重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张国群代表说,黑龙江省民营企业信用等级都偏低。尽管银行降低贷款标准,放宽条件,但仍有多数企业因不具备条件而得不到贷款,这与建设“诚信龙江”战略不相协调。贷款难的问题制约了民营企业和银行双方面的效益。及时建立起企业的信用档案,提高诚信认识。
树立品牌意识,实现品牌效应,创造品牌价值。黑龙江要走的路还很长,在“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黑龙江人更要踏踏实实做强黑土地自己的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