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代表王道明 |
东北网2月9日电(记者齐昊) 建三江分局是一个农业大局,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125家企业就有有6000多企业职工就业困难,究竟是什么影响了建三江的发展呢?参加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佳木斯代表团代表、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党委书记王道明说,建三江分局现有125家大米加工企业、一家油脂加工企业、四家面粉加工企业、年加工农产品能力为180万吨。但由于建三江分局执行省电力公司的是目录电价,工业用电为每度1.03元,远远高于周边地方的趸售电价,每度电高出0.50元。按加工一吨大米计算,每吨就增加成本25.76元,每年加工增加电费约2000万元,由于电价成本高,导致多数加工企业开工不足或停产,制约了建三江经济的快速发展。6000多企业工人就业困难,影响了建三江社会的稳定。
不但电价压人,铁路运输问题也是影响建三江发展的瓶颈问题。由于双鸭山至三江的铁路是佳木斯段的地方铁路,没有纳入国家铁路,铁路运费每车皮多支出运费1300元,算一算,每斤就增加了成本0.01元,仅此一项每年粮食和粮食产品就多支出铁路运费高达5000万元,加之这段铁路本身就是运输的末流,车皮紧张的局面一直很难解决,影响了粮食产品的正常销售,请车难、发运难的问题导致许多客商望而却步,外来投资者也心有余悸,影响了当地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现发往上海以南的车皮每车多支出方向费高达6000元。高产得不到高效益成了让建三江头疼的大事。
责任编辑:曹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