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看病难在花钱多 代表呼吁成立独立医疗机构监管药价
2006-02-11 09:38:32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11日电(记者 邵月明) 看病贵一直是中国老百姓体会最深的心痛,李同强代表感触良深。国家不断出台措施进行治理,政府相关部门也在下大力气整治:对药品实行集中招标采购,压低药价;在媒体上公布常用药品的最高限价,并受理投诉;针对收受药品回扣的行为制定了相当严厉的处罚规定等。却时常遭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尴尬,看病并不难,难在老百姓看不起病,花不起钱买药。

  药价为何居高不下

  造成药价高的因素很多,李同强代表说如医院以药养医并未从体制上解决,医院为增加收入,更愿意卖那些价格高的药品;药厂为占领市场增加销售,采取不同销售策略,价高的进医院,价低的进入零售市场。药品回扣行为也从未停止过,只是变得更加隐密,更加复杂,更难以被发现,在相互攀比之中,回扣反而越给越高;各式各样的会议、旅游、高额回扣的诱惑,让作为普通人的医生难以抗拒;医生处方的难以辨认,医院药房药品的不公开透明、品种的相对单一,患者对病情的不了解也造成消费者难以选择与相关部门的不易监督。这些原因都导致搭车开药,夸大病情小病大治等现象很难彻底杜绝。

  实例揭示医疗领域监管缺失

  病人住院66天,费用共计139.7万元。此外,家属又在医生建议下,花钱买了400多万元药品交给医院作为抢救急用。550万没有挽回生命,哈尔滨却留下了一桩“罗生门式”的疑案。66天住院期间,病人还做了588次血糖分析、299次肾功能检查、397次血气分析……甚至在病人去世两天后还开出了两张化验单。对于这些,医院自己的调查组却给出了“不是多收而是少收”的结论。李同强代表说这是不是一个公正的结论,现在只能靠中纪委和监察部来裁决。但其中明显有悖常理的描述却暴露了医疗领域的监管缺失。医院自己的调查组能否就本院医患纠纷给出公正结论,至少是值得怀疑的。

  一个极端的医患之争事件终于要中纪委和监察部出面裁判,反映出医疗体制并未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拿出系统解决监管难题的方案。哈尔滨天价药费只是冰山一角,水面之下还有着不计其数的医患纠纷。如果没有通畅的、医患双方都认可的纠纷解决方法,而是极端到需要惊动中纪委、监察部,作为患者,就医时还会有起码的安全感和信任吗?

  如何监管医疗领域

  李同强代表建议,制定切实可行的医院医疗和药品监管条例,使医疗监管工作有法可依;建立独立的医疗监管机构,象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一样成立医监会,监管医院医疗和药品价格。独立的机构可以保证独立的判断。医疗监管机构与医院、患者之间没有任何利益瓜葛,才能对医患纠纷、药价是否合理做出公正的认定。香港医管局就聘请了众多的全职顾问,这些顾问都是拥有行医资格的医生。政府按照市场价格支付其薪酬,这些充当顾问的医生的任务就是监管医院,处理患者投诉。我们可以借鉴这样行之有效的措施,将医药监管落到实处,让百姓不再为药价高、看病贵犯愁。

责任编辑:曹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