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佳木斯转移劳动力创收一千二百万元
2006-02-13 14:10:27 来源:东北网—佳木斯日报  作者:张志春 高铁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13日电 佳木斯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从转变观念入手,教育和引导农民跳出“惟粮是农”的思想观念,通过发展多种经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005年,全乡共转移农村劳动力875人,占劳动力总资源的62%;创收1200多万元,比上年增长156%。

  “借助民族政策,积极调整农村经济发展结构,拉长劳动力转移链条”,是这个乡党委和政府的共识。一年来,他们坚持实施畜牧强乡战略,建牧场、扩小区、抓普养、上大户,推进畜牧业快速发展。全乡新增肉牛、山绵羊、生猪、肉蛋鸡等养殖专业户32户,建设肉牛养殖专业村2个、肉牛养殖小区4个,现有肉牛养殖户116户,引导13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向养殖业。同时,他们还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通过“两业并举”开辟农民创业空间。全乡发展中草药种植专业村2个,种植面积1000亩。全乡渔业生产泡沼养殖面积达到1200亩,产量达到300吨。建设鲟鳇鱼繁殖基地1个,繁育鱼苗100万尾。发展养貂专业户6户,养貂260只;蓝狐养殖户3户,养蓝狐300多只。扶持野猪养殖户4户,饲养野猪近200头。特色养殖为农民增加收入160多万元,吸纳农村劳动力127人。此外,乡政府还牵头联系各地客商驻村收购山产品、山野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采集山产品的积极性,仅此一项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40多人。

  为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这个乡通过政府营造氛围,放宽政策,优化服务,引导农民多领域、多层次、多途径地发展多种经营。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兴起,围绕旅游业参与二、三产业经营的农民越来越多。目前,这个乡共有52户农民开发赫哲族饮食、服饰制作、歌舞表演、体育竞技、文化娱乐等民俗项目,带动110人就业。2005年,这个乡成立了赫哲族手工艺纪念品加工协会,吸纳会员17人,并在赫哲族风情园设立多处展厅,展示和销售民族手工艺品和纪念品,吸纳赫哲族50多名富余人员就业。

  依靠地缘优势,实现对俄劳务输出,是这个乡拓宽农民就业空间的又一举措。卫垦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引导村民走出国门求发展,解决富余劳动力73人。全乡共有100多人到俄罗斯从事蔬菜、大豆等种植业。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