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哈兽研所童光志博士:禽流感病毒变异不会失控
2006-02-21 08:04:53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何秀丽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21日电 近期,随着禽流感疫情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相继发生,“禽流感病毒变异无法控制”、“现有疫苗面临失效危险”等说法不断。昨天,记者采访了出席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市政协常委、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副所长童光志博士。童光志指出,禽流感病毒变异不会快到人类无法控制的程度。

  注射禽流感疫苗预防最有效

  有观点认为,目前采取给禽类注射疫苗以防控禽流感病毒传染的方法会导致禽流感病毒发生新的变异,致使疫苗失效。对此,童光志说,免疫压力可能会促进病毒的变异,但免疫后病毒就很难在体内生存和繁殖,病毒没有大量的繁殖也就相对降低了变异的速率。至于病毒会不会在繁殖过程中不断变异以逃避免疫系统对其的清除,取决于病毒自身的特性。有的病毒很容易发生变异而逃避免疫系统,有些病毒就没有这种能力。

  童光志认为,禽类在注射疫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效果不整齐等差异性情况。但可以肯定的是,禽类注射疫苗后可有效地将病毒拦截在禽类这一动物层面,已产生有效免疫力的禽类很难再发生感染。

  失控局面不太容易出现

  有观点指出,H5N1型禽流感病毒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基因重组和突变,疫苗效果难以保证,一旦在人际间传播将会失控。

  对此,童光志说,任何病毒只要在体内开始复制,其基因组序列理论上就会发生变异,禽流感病毒也一样。禽流感病毒从被人类知道起已100多年了,但其实际存在的时间应该比这要早得多。它虽一直处在变异中,但仍具有相对稳定性,疫苗效果是可以保证的。

  童光志指出,高致病性H5禽流感病毒在敏感动物(鸡)群中大规模流行时间还不长,其他哺乳动物(人、猪等)也有感染,但还不至于流行。如果H5病毒在禽类长期流行后,对哺乳动物的威胁可能会增加。基因如何变异才可使H5病毒在人际间水平传播是个很复杂的问题,现在所说的一切只能是推测,目前也很难进行实验证实。但市民完全没有必要恐慌,禽流感疫情失控的局面不太容易出现。

  禽流感病毒不“怕”冷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是我国唯一对禽流感病毒进行最终病毒分离鉴定的科研机构。据实验室专家分析,禽流感病毒一般在4℃至40℃条件下不稳定,只能短期存活;而在-10℃以下能够长时间存活。因此,寒冷地区更需要加强监测,必要时进行紧急预防免疫。

  专家提醒,为有效预防禽流感,养殖户要对禽类加强免疫、进行综合防治,日常的饲养场所要严格限制人员、车辆出入,按时消毒。养殖户、兽医工作者需加强自身防护,发现有禽类逐步出现大量死亡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市民在避免恐慌情绪的同时,要购买经过检疫部门检疫的禽类及其制品。由于冬春季节是禽流感的多发期,加之禽流感病毒传播方式的多样性,比如可能跳跃式传播,尚未发生禽流感的地区更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