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5日电 近年来,经过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网吧开始走上依法经营、健康发展的轨道。但值得注意的是,黑网吧在农村并没有偃旗息鼓。市人大代表苗中林等许多代表在建议中呼吁,要加强农村网吧管理,警惕不良网吧。
背景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互联网开始在农村推广,网吧大量出现。但受资金或经营条件的限制,不少网吧只有十几台电脑,经营使用面积仅几十平方米,难以达到“各县及以下的地区必须达到电脑80台、经营使用面积200平方米以上”的网吧经营硬件设施规定。
由于农村网吧大多采取家庭式经营,经营地点隐弊,不便于监管,因此一些业主为赢利,以暴力、色情等网页吸引农村青少年。如何能让农村孩子既能享受到网络带来的便捷,又避免网吧不良经营造成的侵害,成了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调查
农村孩子迷上网吧夜不归宿逃学打架
苗中林在调查中发现,农村网吧中存在许多黑网吧,他们的营业对象以农村青少年为主,上网内容以聊天及游戏居多。上网成瘾的学生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经常夜不归宿,作业由“老板”代写,签字由“老板”代签。为了弄钱,许多孩子不吃早饭,或者卖表、卖自行车,谎称“丢了”。最终,经济上的拮据无法满足沉迷游戏的需求时,往往铤而走险,进行偷、抢、敲诈勒索等活动;还有的为了霸占位置拉帮结派,打架伤人。老师和家长忧心忡忡却又无能为力。
苗中林说,由于农村青少年的文化生活相对匮乏,因此网吧对他们有极大的诱惑力。如不加强对农村网吧的管理,让黑网吧继续为害农村青少年,将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苗中林说,我们不能让网络忘了农民,但也不能让“黑网吧”害了农村孩子!
建议
严格审核部门联动强化网吧管理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不少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孩子”相当多。切实依法规范农村网吧经营,为广大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十分必要。因此各相关部门应严格实施农村网吧登记、注册制度,对经营者实行资质审核,严格规定农村网吧经营场所与学校的间隔距离及营业时间、营业对象;县级以下文化、工商、公安、教育等政府职能机构应切实担负起各自的职责,形成整体联动又各有分工的态势,进一步加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