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富锦采取“五加强”措施切实搞好贫困村整改工作
2006-03-05 13:44:26 来源:东北网  作者:高长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5日电(记者 高长利)富锦市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针对贫困落后村存在的具体问题,按照“倒排榜”的方式,确定了34个贫困落后村。在整改过程中,这些贫困村通过采取“五加强”的方法,有效改变了落后村的经济贫困状况,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

  加强村级组织调整力度,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针对贫困落后村存在支部班子软弱涣散的问题,富锦市大胆实施能人战略,对贫困落后村班子果断调整。全市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把有一技之长的科技能人和具有经营头脑的经济能人选进支部班子,把优秀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为村干部,不断提高其带头致富和带领致富能力,带领村民寻找致富项目,协调生产资金,传授种养技术,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帮带转变,充分发挥致富能人致富带富能力。到目前共调整和新增党支部成员26人,其中支部书记12人。

  加强党员示范区建设,提高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对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的村,富锦市结合“四培养”工程,指导党员干部积极创办示范区,建立支部加协会模式,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协会外接市场、内联农户,集科技推广、生产服务、中介搭桥于一体,成为贫困落后村科学技术的传播点、信息的集散地,加快农民进市场步伐,推动后进村经济发展。同时,富锦市把业务素质高、思想品质好、善于带头致富的党员干部树为典型进行宣传,进一步激发了后进村群众致富的积极性。目前,全市共培养党员科技示范户1300多户,培养党员种植大户870户,党员农产品流通大户130多户。

  加强市场调查,理清经济发展思路。对有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的贫困村,富锦市通过理思路,找市场,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壮大集体经济,达到以企促村,以企增富。目前,已帮助14个后进贫困户选定项目34个,协调生产资金16.8万元。整改工作以来,已有6个后进村13名致富带头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加强科技意识,调整贫困落后村农业种植结构。有些贫困落后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意识不强,为此,富锦市组织农技人员、科级干部深入贫困落后村,发挥干部的政策和科技优势,引导后进村进行结构调整,发挥“一村一品”的特点,村村确立了重点种植项目,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扩大农民增收途径,有效地促进后进村的整体脱贫。上街基村借助靠近市区的地理优势,确定了蔬菜强村、市场兴村的思路,集中发展棚式种植,通过单建、联建等形式,全村共建温室大棚28栋,产品在市内实现自销,全村增收60多万元,农民仅此一项人均增收1326元。

  加强村民自治能力,实现民主管理。有的贫困村管理不善,群众对村干部意见大。富锦市在调整村“两委”班子的基础上,加强民主管理,提高村民自治能力。通过组织党校、民政、普法办、信仿办等单位的专家和干部送法上门,深入到贫困落后村普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婚姻法》、《信访条例》等同百姓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落后村政务公开的透明度,改善了村民自我管理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共送法上门34次,参加3000多人次,34个贫困落后村有15个村步入先进行列。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