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黑龙江频道3月5日电 "你想出书吗?若想将课题研究、文学作品、生活随笔等内容著作变成正式出版物,请您与编辑联系,电话……"这是近日记者在黑龙江大学发现的一则出书代理广告。
据调查,这是省内某家出版社新开展的一项业务。此项业务在冰城各大高校"广而告之"后,有不少大学生打来电话咨询具体事宜。据该出版社编辑介绍,在经过书稿评审等程序后,申请人只要花1到2万元即可实现"出书梦"。目前已有不少大学生客户与出版社签订协议,等待自己的作品印刷"出炉"。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的小岳刚把自己的书稿交予这家出版社。她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写东西,在报纸上也发表过一些'豆腐块',上大学后有了电脑,开始在网上写"博客"。"已经写了400多篇了,希望能将这些文字集结成书,弄个文集,刚好父母也支持。"同时,她认为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这么大,自己学的又是文科,出了书也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对于"校园出书热"这一现象,大学生们有着不同的看法。东北林业大学的李鹏认为,上大学本来负担就大,不应该再为出书增加自己与家人的负担了。况且写书、出书要耗费很大的精力,与其拿这些精力来出书,还不如多读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书。此外,他也担心有多少人会看大学生写的书。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张倩则认为,如今的大学生都很有个性,校园里有学生老板、学生歌手,就更不乏一些要出书的人了。只要写的书有人看、有人能够理解,那么他们的书应该说就是好书。
对此现象,黑龙江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曲文勇认为,近年来出版业的日渐开放使得普通人出书成为可能,随着社会上出书热的升温,大学校园也诞生了"作家"一族。身为年轻人,大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旺盛的创作欲,其创作热情应该得到鼓励,但如果出书的话,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济条件允许,二是作品质量过硬。出版商也应该严把质量关,不能因此给图书市场带来更多的"印刷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