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0日电 9日13时50分,外地来哈尔滨打工女子陈娜腹部鼓胀、疼痛剧烈难忍。身无分文的她弯着腰出门,来到家附近的哈尔滨市第八医院就诊。B超结果很快出来了:子宫直肠窝处可见大量液性暗区和漂浮液性暗区,初步诊断宫外孕大出血,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应该立刻进行手术。此时,时针指向15时10分。
该院妇产科主任医师于蓉向记者介绍说,陈娜手捂着肚子被护士搀扶到病房时,脸色苍白,表情痛苦,肚子有些胀大,已经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医生马上为她做了“腹穿”检测,确诊其患上了宫外孕,出血量很大,需要马上做手术。手术要有家属签字,交纳住院押金。可陈娜的丈夫身在明水县,妹妹又不能马上到达医院。
15时30分,陈娜躺在手术台上,不住地喊疼,血压降到50帕,时间一点点地流逝。救人要紧,医护人员当机立断,让陈娜自己签下名字,10分钟后手术开始。由于陈娜做过剖妇产手术,腹腔黏膜粘连,医生只能缓慢、轻轻抽取腹腔内的积血。医生共在患者腹腔内抽出2400毫升血,是人体内血液总量的一半。
16时20分,手术结束了。陈娜终于被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从陈娜进入医院就诊,到术前检查、到手术成功,历时2小时30分钟。
17时30分,记者在病房内看到,刚下手术台的陈娜正在静静休息,两条针管插在她的手上,葡萄糖和血液不断滴入身体,脸色还有些苍白。陈娜的妹妹正在床边擦拭眼泪。她告诉记者,接到医生打来的电话后她就赶到医院,可她和姐姐身上都没有钱,是医护人员及时手术挽救了姐姐的生命。
今年27岁的陈娜是绥化市明水县红旺村人。5年前,婚后不久的陈娜和丈夫一起来到哈市打工。她在红博商业街替店主卖货,丈夫靠在街头打零工维持生计,两人租住在靖宇街一处民房内。他们4岁的儿子正在上幼儿园,因二人收入都不高,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8日晚上,陈娜感觉肚子隐隐作痛,在床上翻来覆去折腾一夜也没睡好。她以为是劳累过度,没在意。9日6时左右,陈娜像往常一样到红博商业街上班。8时左右,陈娜感到肚子疼得实在受不了。店长看到陈娜脸色蜡黄,额头不住地冒汗,就让她休息,到医院看看病。“到医院看病需要一笔费用,也许挺挺就过去了!”陈娜这样想着,脚下不停地朝着通往家的方向的公交站台走去。回到道外区靖宇街的家中,陈娜已经疼得一身冷汗,同时她感觉肚子有些异样的鼓胀感觉,摸起来十分疼。
很快3个多小时的时间过去了,陈娜疼痛感丝毫没有减弱,反而感觉腹部越来越胀。丈夫回老家了,与她同在商业街打工的妹妹也不在身边。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