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马成果代表:把创新培育成一种文化
2006-03-10 10:51:0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贾辉 刘荣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0日电 昨天中午,到中关村商谈一个科技项目的全国人大代表、黑龙双锅董事长马成果,被记者硬用电话“拽”了回来。见面寒暄,这位科技创新迷三句不离本行:“加强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于国家、于企业都至关重要,把创新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是抓住了最准确的发展方向。”

  “两会结束后,德国鲍恩公司和美国丹佛CPC公司,将陆续与黑龙双锅签署合作协议,这标志着我们的新型锅炉和植物质燃料汽化产品有机会在国内外市场一展身手。”谈起企业发展动向,马成果分外乐观。

  马成果说:“自主创新体现在核心竞争力方面有三个特性。即:差异性、垄断性和刺激性。不论是差异性还是垄断性,本身都源自创新。另外,从创新的回报率来看,回报率呈马鞍形曲线,马鞍两端是品牌和高科技,回报率高,但非常狭窄。马鞍中间回报率低,但是漫长。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集中在马鞍形底部,也恰恰由于这样,发展空间更大。”

  “创新的终级标志是形成一种文化。我国的传统教育思想让学生形成了单一的线性逻辑思维方式,学生学习压力大、死记硬背,到社会只有一根筋。西方培养的是发散思维和形象思维,非常有利于创新。对创新来说,不是想创新就能创新,必须先有思维方式。就像看一个水杯,传统思维认为是盛东西的容器。而形象思维,要研究水杯的更多用途,甚至水杯坏了以后还有什么用途。这种思维方式非常好,容易形成创新思维。”

  不断否定自我,不断自我完善,是马成果的处事理念。他认为,企业创新也要理念先行。马成果很有感触地说:“黑龙双锅位于双鸭山,区位不优,且很难吸引新生代人才。面对全球化的竞争,怎么办?再按原来的惯性思维,肯定是坐以待毙。根据实际,我们提出了‘人才无限论’,只求所用,不求所有。1993年开始,陆续在清华、哈工大、西安交大、上海交大等聘请了专家,同时在美国和日本发展了3家合资合作伙伴。这使得我们将不同社会制度、不同背景文化、不同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融入和集中到一个产品中,产品在国际领先,劣势变优势,被动变主动。现在,企业已建立起了文化体系架构,24个价值取向之一,第一项就是思维创新。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