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3·15”记者打假被打伤续:社会务界要求彻查事情真相
2006-03-17 05:46:2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高 杨 刘 洋 李 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7日电 16日,针对《对“打假”记者大打出手》一文,哈尔滨各行各业的市民、社会学家、政协委员、法律界人士都愤慨地表示,有关部门要对此事彻查到底,尽早还全社会一个说法,还被打记者一个公道。

  今年28岁的服装经销商夏茂军说:“自从看了黑龙江晨报刊登的《茅台专卖店专卖假茅台》一系列报道后,我很震惊。做为消费者,就怕买到假东西,所以才到专卖店去买。现在连专卖店都卖假酒,真不知道应该到哪里去买真的了!对于销售假‘茅台’和假‘五粮液’的‘南和’公司,有关部门应该尽快予以查封,取保候审的女老板还敢在‘3·15’这一天打记者,太猖狂了,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将打人者绳之以法。”

  个体理发店老板陈涛说:“打假不应该只在‘3·15’一天,应该天天都是‘3·15’。老百姓花三四百块钱买一瓶白酒不容易,再碰上买的是假酒,简直太闹心了。‘南和’敢如此猖狂,就是执法部门管理力度不够,每次对它的处理结果都太轻了,这才加剧了它的猖狂。”

  建筑设计师张浩说:“‘南和’10个月之内就卖了1万多瓶假酒,数目之巨大真令人吃惊。记者为老百姓说话,‘南和’大打出手,简直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百姓今后怎么会有安全感。”

  个体老板李洪涛说:“我一直在关注着《茅台专卖店专卖假茅台》的系列报道。按理说,哈尔滨南和名优酒有限公司打着茅台酒专卖店的牌子卖假酒早就应该被查封,可是它竟然能连开多家分店,10个月就非法获利320多万元,而且被工商、酒类专卖局查处之后照开,酒照卖,肯定有‘背景’。”

  70岁高龄的退休干部黄淑兰说:“‘南和’事件发展到这个程度,已经不是查封一个假酒专卖店和惩治打人凶手的问题了。这件事执法部门必须要给老百姓一个说法。首先,‘南和’打着‘茅台专卖店’的旗号卖假酒,坑害老百姓,就是向国家的方针政策挑战;非法盈利的那320万,赚的都是老百姓的钱。这样的店,早就应该被查封了,而且应该追根溯源,揪出造假的源头。”

  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赵瑞政表示,当百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晨报记者勇敢地站出来,为老百姓维权,这种行为是值得每一个哈尔滨市民尊敬的。可是,记者为老百姓维权的目的也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维护百姓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这种侵害老百姓的不法行为从此消失,让从事这种不法行为的人能够及时地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从发生的这件记者被打的事情来看,证明他们还有问题害怕被记者揭露出来。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彻查此事。

  哈尔滨市政协委员李占伟表示,光天化日之下,出现如此恶劣的事情,实在是太让人气愤了。过去,政府部门曾轰轰烈烈地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的活动,当时初见成效。可如今,没过多长时间,假烟、假酒就又都冒出来坑害老百姓。从这点来看,是不是我们有关部门的警惕性又放松了呢?当这样一家存在问题的专卖店已被有关部门查出它确实有出售假酒的行为,为什么有关部门不去查封它?为什么还一直允许它营业到今日?晨报的记者勇敢地去揭露事情的真相,遭到了毒手。其实,揪其根源,就是有关部门纵容的结果。李占伟说:“晨报记者挨了打,我们心里非常愤怒。我们强烈呼吁,要严惩凶手,还社会一个公正。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有关部门,近期对全省各个方面的专卖店,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检查,联合打击各种侵害老百姓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此外,我们也希望相关部门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建立一个长效的监督机制。话又说回来,打假的任务本来就应该由有关部门承担。”

  哈尔滨理工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秦亚东表示,“取保候审”的前提条件是没有对社会造成危害性的人员才可因其身体健康状况等原因取保候审。但是,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有参与动手打人等行为,对社会造成了危害,不但可以认为是共同犯罪,也可由公安机关撤消其取保候审的资格。从这件事情本身来看,“3·15”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日子,在这个日子里,晨报记者为了替老百姓打假反而被打,可见,现在打假的难度有多大,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多么难以保证。秦亚东说:“我们强烈呼吁公安机关尽快处理此事,让那些不法分子早日受到法律的严惩。”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