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肇州实现村细种精种创高效 田垄里“长”出钱串子
2006-03-23 15:38:01 来源:大庆网  作者:卜宪九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23日电 大蒜、大葱、大白菜、小菇,使实现村名噪一时。收获时节,成行的车队排在村口,成沓的票子滚进了腰包,俊俏的媳妇也就娶回了家。

  在肇州县二井镇实现村,对种地有着深深情结的村民们,如今的地越种越细,越种越精,大蒜套种大白菜,垄台上种大蒜,垄沟里种大白菜,一块地收入双份钱,亩效益都在2500元左右,村民把大蒜喜称“金疙瘩”。

  我们去采访的当天,村民张彦波一家刚刚卖完2万公斤大蒜,纯挣3万多元。除此之外,他还在村里收购了3万公斤大蒜也全部卖掉,赚了3万元,复种的大白菜挣2万元,去年的机电井收入1万元,小四轮拉了七天砖收入2000多元,这一算,张彦波去年一年收入9万多元,人均收入近2万。

  同来的村长插话说,除了张家,村里有300多户农民种了5000亩大蒜,每到栽蒜和编蒜时节,种蒜人家都雇人,附近村庄的人成车来,特热闹。别的村种蒜不好卖,可我们村不愁卖。为啥?有规模呗!吉林、山东寿光的,来一趟拉走好几车,不跑空车。有钱了,就连村里的小伙都好找媳妇,人家一听是实现村的,都抢着给。

  除了套种增收以外,全村120户村民还种植了万寿菊,去年种植了1000多亩,亩效益在600元左右,占农业总收入的35%以上。

  如今,村民又瞄上了村里的加工业。村里的浸油厂、万寿菊加工厂、红砖厂,成了村民们经济收入的又一个希望。他们扩大万寿菊、大豆种植面积,产出的原料直接送到工厂里加工,剩余的劳动力还可以到厂里打临时工。这还不算,他们还可以拉砖跑运输,农闲时只要四轮车在砖厂门前一停,就会有人来雇,一个来回至少要赚六七十块。

  村支书于英龙算了一笔账:今年,除了万寿菊加工厂以外,红砖厂由去年的年产1200万块扩大到2000多万块,同时开发浸油厂大豆终端项目。这样,既能拉动种植业,又能转移劳动力,里外一算,三家企业拉动人均增收1500元。

  村长说村里的打算是:发展村办工业、建设现代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今年人均收入要达到5000元。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要达到63%,畜禽舍饲率要达到80%。

  眼下,村民们已立下誓言: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人均纯收入不达到7000元不罢休,那时全村家家要住砖房、走砖路、打手机,看闭路。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