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整村推进”促贫困村脱贫致富
2006-03-28 11:03:07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赵朋辉 王大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28日电 今年过春节时,通河县三站乡扶贫包村干部被建兴村农民盛情邀请到家吃年猪肉。这是通河县从2002年开始连续4年分批对16个重点贫困村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战略后,发生的可喜变化。集中资金使贫困村整村脱贫致富,通河县的做法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

  4年前,通河县年人均收入低于1300元的贫困村多达49个,占全县的59.7%;贫困户12613户,贫困人口43034人,分别占全县农村总户数和总人口的42.8%和40.2%。村集体经济薄弱,大多数村屯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条件较差,有的甚至是空白。群众吃水难、看病难、上学难、行路难等问题和脏、乱、差现象十分突出。面对严峻的贫困形势,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通河县被确定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这一契机,认真总结过去扶贫工作的经验教训,确定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彻底改变过去仅靠上级扶贫资金撒“芝麻盐”的方式,探索出一条整合力量、“集中优势财力“打歼灭战”的扶贫开发新路子。他们把省、市、县共同投入的2845万元扶贫开发资金,全部用在“整村推进”的16个重点贫困村的全面建设中。本着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同步改善,精神文明与社会事业同步发展的原则,对重点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增收项目、社会事业等建设内容全面规划设计,加大推进力度,使重点推进村的村容村貌、农民生产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了新的生机。

  如今,通过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通河县16个重点贫困村4022户贫困户、14658人中90%以上摆脱贫困,年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有11个村达到省扶贫办确定的优秀标准。在“整村推进”中,先后投入资金719万元,为重点村进行农村路桥建设,修建道路98条62公里,其中为依山、建兴、桦树等8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新建水泥路面22.3公里。先后投入资金905.6万元,用于解决贫困村吃水难和水质差的问题,

  打饮水井84眼,重点村推进自来水入户4917户,使19668人吃上优质自来水。16个重点村接通了电话和有线电视,家家户户能看几十个频道的电视节目,偏僻山村贫困户也能看到10个频道以上的电视节目。新建校舍、卫生所、畜牧技术服务站,解决了农民就医难和上学难,实现了畜禽看病不出村。贫困户靠畜牧家禽养殖纷纷脱贫。乡镇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构建了一批和谐文明新村。

  2006年,通河县委、县政府又确定了“整村推进”的8个重点贫困村。按照他们的规划,在已实现16个村脱贫的基础上,剩余33个重点贫困村将在几年内逐步脱贫致富,步入社会主义新农村行列。

  方向性的思路龙潭

  通河县在扶贫开发工作中,集中资金实施整村推进的做法好。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对贫困地区的帮扶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以往的扶贫,往往是把有限的资金平均摊开用,撒“芝麻盐”。这样看似“惠及”面广,但只能是“毛毛雨”,无法从根本上脱贫。通河县把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集中力量办大事,一个村一个村地整村推进,是一种方向性的思路。

  通河县做法的另一个可贵之处,是扶贫先扶生产。投入资金进行路桥建设、通讯设施建设,帮助农民选致富门路,可谓抓到了根子上。扶生产,使16个村的90%的农户脱贫,村容村貌也随之有了极大的改善。这样不消几年,剩下的贫困村将逐步脱贫。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