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30日电 你知道精神疾病患者康复出院要接受测试闯关吗?一般而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经过两个月左右的治疗后,幻听妄想等疾病症状消失,医生会通知他们准备出院前的四关测试。每每此时,他们既紧张又向往,而原本木讷的面孔也出现了久违的微笑。接下来,在为期一个月的测试中,他们时而体会胜利闯关的愉悦,时而感受闯关失败的沮丧,过关者兴高采烈地回归社会,失败者气馁之余继续治疗再闯难关……
近日,记者采访了哈尔滨第一专科医院院长张聪沛教授,对重性精神病人康复后的闯关测试进行了现场实录。
阅读关闯关者因看书走神儿而“失败”
阅读欣赏、体育运动;书法绘画、唱歌跳舞;做纸盒挣工钱、站柜台卖小吃……你能想到这些文娱爱好和简单工作竟然都是“考试试题”吗?近日,记者来到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在数百平米的工娱活动室内,接连看到了数场特殊“较量”。该院院长张聪沛教授介绍,这是考验患者是否痊愈的“四道关卡”,顺利“闯关”的患者才能出院。为此,记者开始了为期一周的跟踪采访,并对几名正在闯关的患者进行了现场“实录”,由此揭开精神病院神秘面纱的一角。
阅读是走出医院的第一道门槛。3月22日上午,准备闯关的赵丽洗漱完毕后,静静地坐在病房里,等待今天的特殊考试。9时整,在医护人员的带领下,赵丽来到了阅览室。赵丽绕过数个书架,径直找到家装类杂志,“病房的颜色太单一,我想给家里的房间添点鲜艳的装饰品!”赵丽悄悄地对记者说。
10时,赵丽阅读了60分钟,记者发现,赵丽在阅读的时候经常走神儿,有时甚至目光呆滞。张教授介绍,虽然赵丽幻听症状消失,但其阅读的表现仍不乐观,因此建议赵丽再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
采访中,记者留意到,和赵丽共处阅览室的,还有10余名病人和2个治疗师。在其他病人专心看书的时候,有一个戴眼镜的男子倒拿着本书走来走去。对此,张教授说,该男子正处于狂躁症的恢复期,把他带到这儿来就是为了给他心理暗示,总有一天他能学会坐下来看书。
听唱关有人捣乱有人维持秩序3月23日下午,记者见到了正在闯“听唱关”的刘铭。13时30分,刘铭和15位病友一起上音乐课。上课前,他特意梳了头、整理了衣服,口袋里还揣了小木梳。看着刘铭的表现,护士说:“音乐室旁有个小舞厅,平时不爱洗脸和梳头的患者一听说要去那儿,都会把自己打扮得很光鲜。那里是帮助患者摆脱萎靡生活的最好地方。”
接下来,记者随刘铭一起“闯关”。课堂上音乐老师则忙着招呼“同学们”上课。刘铭选择了钢琴左边的位置坐下,记者看到,刘铭上课时精力集中,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准确。而其他几名病友却一直各自摆弄着乐器。当音乐老师给病人讲乐理知识时,有的病人随意走动,有的用乐器搞出声响,有的手舞足蹈甚至突然发出“高分贝”声音,虽然老师没有制止,但刘铭却能出来维持秩序。最后,刘铭顺利通过此关,准备进行下一关的测试。
张教授告诉记者,精神病人多情感冷漠,通过演奏或演唱等艺术形式,可让他们固定成一个社会小组,很多人的内心症状会有所表露,但是治疗师不过多地干预。而是鼓励成员间的互动,让他们自己形成稳定的关系。同时,音乐能起到非语言沟通的作用,愉悦病人的身心。
制作关病房“禁忌品”成了测试用具
刀片、剪子等都是医院的“禁忌品”,然而在制作关却成了闯关者的必用品。3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了“第三关”的测试现场,这关的主要测试内容是糊纸盒、做娃娃等手工制作。记者看到,参加测试的3名患者正在安静地制作。突然,原本正在做娃娃的张丽显得有些不耐烦,不到一分钟,张丽用手中的剪子把布剪得粉碎。医护人员见状,急忙抢过张丽手中的剪子。
张教授称,这关的测试时间较长,一般为8天左右,如果患者在此期间发生躁动等异常行为,很容易被发现,张丽的表现就是未完全康复的症状之一。一般情况下,康复的患者首先可以静下心来从事制作,8天后,糊纸盒的速度明显加快,而且也能做出自己心仪的娃娃。他指出,这项测试的作用是,利用重复简单工作的学习,让病人形成正确的条件反射,从而用正确的信号排挤掉错误的信号,以达到治愈病人的效果。
工作关当店员重新体验工作快乐
3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了工作疗科,这里有一个小卖店,已经闯过了三关的王刚正在接受最后一关的考核。医生介绍,王刚在这儿已经实习2周了。一开始,他每天手忙脚乱,几乎天天出错,最糟糕的一次,一天就赔了近百元,而且账记得残缺不全。然而一周后,他就有了好转。不但学会了准确记账,还可以自己找到当日的失误。三天前,王刚第一次无差错地完成了当日工作,这让他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这几天,王刚的工作表现一直很优秀,估计再有几天,就可以达到康复标准,顺利过关了。
张教授介绍,模拟工作是最后一关,也是测试时间最长的一关,在这关患者可以重新体验工作的快乐,并为回归社会和家庭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为了让病人出院后尽快融入社会,这关的治疗师还曾经带领一些病人外出买彩票,并建议带病人去看NBA、看奥运会、看社会上所有的一切。
专家称善待已恢复的精神疾病患者
据市第一专科医院院长张聪沛教授介绍,重性精神病人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发展为精神残疾,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疯子”。然而,经过近两个月的治疗和为期一个月的四关测试,重性精神病患者会逐渐康复,出院后社会功能都能恢复到80%以上,可以从事正常的工作和人际交往。但是,由于人们对精神疾病患者尤其是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导致了很多精神疾病患者虽然康复出院,但仍得不到周围人的理解,在工作上、社会交往中常常受到歧视,让他们的心再次遭受挫折,甚至旧病复发。因此,张教授建议,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对已经康复的精神病患者多一份理解、多一点爱心、多一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