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5日电 日前,很多人的电子信箱中,收到了名为《百家名企内部资料库》的E-mail,在该E-mail中,发件人为了推销该资料库,称此为“中国企业100强内部资料,职业经理人的必备宝典。”近日,记者与E-mail提供目录中的一些企业取得联系,得知这些企业确实有目录中提到的资料,但却不知道这些内部保密资料是怎么泄露出去的。记者联系发件人,发件人表示,这些资料都是各个企业的内部人提供的,肯定是“真货”。
发邮件卖保密资料
王先生是哈尔滨市一家IT公司的中层干部,他收到了这封E-mail,并买了一套资料库。在他的电子信箱中,记者看到了这封E-mail。在E-mail中,发件人称该资料库包括“1200份文件500份目录,历时三年精心搜集整理制作”,是“职业晋身的有效阶梯”。
记者在E-mail中看到,500份目录中的文件都来源于国内外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如IBM、微软、惠普、惠尔浦、爱普生、东芝、沃尔玛、家乐福、宝洁、联合利华、麦当劳、KFC及华为、海尔、联想、中兴、清华同方、中国电信、联通、网通、移动、邮政、国美、华联、青啤、康师傅、蒙牛、伊利等80余家知名企业。
发件人出售的资料涉及面很广。如企业的项目经理培训、分销商一体化经营系统运作手册、战略规划报告、财务系列制度、品牌战略和营销组织架构、大型促销活动策划方案、辅导管理销售技巧、行政人事制度、采购和资财管理、重要客户运作系统、员工手册、企业文化、演示培训、店长工作手册、岗位操作指南、管理制度、绩效考核体系、薪资制度、大区经理管理手册、店铺管理手册、营销传播手册、促销方案等,其内容遍及企业的管理、品牌、人事、营销等所有工作。
拥有这些资料,差不多真的像发件人在E-mail中所标榜的那样———“这套资料让我在业务道路上至少缩短了三年摸索时间”、“拜读了别人的市场战略,对我新季度的规划有极大启发”。对此,王先生也有同感,他说这套资料真的非常管用,经理让他起草一些方案时,他通过借鉴资料库,轻而易举地完成并得到了经理的赞赏。
资料来源于“内盗”
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了发件人,询问这些资料的来源和真实性。发件人自称姓李,他说,所有资料均为业界同仁提供,保证真实,如果记者有意买的话,可先从目录中任选两份参考及验证,并可先付货后付款。询问中,记者了解到该资料库定价500元,可打六折购买。
随后,记者按照目录,联系到了其中一家企业驻黑龙江办事机构的有关负责人。这位负责人说,该企业的确有目录中提到的“战略运营规划”和“生产管理”等内容,但这些资料都是保密的,公司只有小部分人了解,他不知道该资料是怎么泄露出去的。如果真的被泄露了,那肯定是内部人干的。另一家公司驻黑龙江销售机构的有关人士说,该企业有目录中提到的“营销战略报告”和“激励方案”,但不知道是否是最近一期的,因为每年或每次重大活动的相关资料都是不同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是过时的,在公司内部也属保密资料。
对于此种通过网络贩卖企业内部资料的行为,哈市正通律师事务所主任董宝印认为,这些保密的企业内部资料都属于商业机密,以营利为目的销售这些商业机密,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未经权利人(企业)同意,盗窃、披露和使用该商业机密的,均视为侵犯商业秘密,已构成违法。根据相关法律,侵犯商业秘密的,将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由此给权利人(企业)造成严重后果,要赔偿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