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立足村情破解难点 阿城市红新村营造“平安红新”
2006-04-18 17:27:10 来源:东北网  作者:高长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8日电(记者 高长利) 阿城市料甸满族乡红新村共有人口1567人,近年来,向国内外输出劳务910人,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85%。在这样的情况下,该村立足村情,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全力推进平安创建工作,使村民安居乐业,外出务工者放心。

  创新防范模式落实治安责任制

  在探索治安防范模式和机制上,红新村推行治安防范承包人制度,解决了传统义务巡逻、无偿防范模式带来的责、权、利不统一的问题,实现了岗位职业化、报酬货币化、责权利契约化、巡逻规范化。

  为保证治安防范承包人能够切实担起责任,红新村专门召开村民大会,讨论决定实施治安防范承包人制度、确定治安责任防范区域和承包经费等事项。通过公开招标,在本村党团员、复转军人、优秀青年中招聘了4名治安联防员。村委会与治安防范承包人签订承包合同,明确责任主体、责任范围、责任指标、考评办法和奖惩标准。治安防范承包人经由乡综治办、派出所进行业务和技能培训后上岗工作。

  治安防范承包人在工作中主要协助公安部门开展治安巡逻防范,加强物防技防建设,发现问题及时向村委会、派出所报告,并参与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切实担起村屯法制教育的“宣传员”,治安防范的“巡逻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处理矛盾的“调解员”职责。

  强化防范措施构建技防体系

  为起到最佳防范效果,红新村增加技防设施,构建科技防范网。村里出资20000元建立了电视监控系统,在各巷口安装了4个“电子眼”,经联网后在村办公室设立监控中心。联防员24小时在监控中心值守,有可疑人或可疑情况,立即到现场进行盘查和处理。为使监控不留死角,红新村还把感应灯、报警器引入农户,增强技防覆盖面。

  红新村在创安工作中,加强路面巡逻,构建查缉堵控网。村里要求,无论哪户出现情况,治安联防员必须在5分钟内到达现场,二人负责堵截,二人负责救护、维护现场和报警工作。村治保主任和4名治安联防员各负责村中一条街路,定期进行巡逻,遇有情况立即处理。夜间如有情况,值班人员要迅速打亮路灯报警,全村老少齐上阵,围堵抓捕犯罪嫌疑人。

  红新村还注重强化基础建设,构建快捷信息网。村委会专门设立办公室,配置电话,24小时轮流值班,方便村民报警。对外来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盘查,村民家中来客住宿需向联防队报告,此举解决了外来人员、车辆失管等易引发犯罪的问题。

  创建“平安红新”两年来,红新村连续实现创建工作“九无”目标:无刑事案件、无治安案件、无火灾、无上访、无矛盾纠纷、无封建迷信活动、无赌博、无毒品、无邪教人员,从而,形成了平安和谐的“小气候”。村民安全感大大增强,对治安的满意率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