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2日电 14日,我们第一组成员来到了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采访吴铁岩。吴铁岩是我省惟一获得“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称号的技工,媒体曾经从不同角度详细报道过他。
这一次,吴铁岩让我们震撼的是他的“穷”。
“缺钱”的辛酸故事
前几天在三大动力、哈药等企业采访,记者了解到这些企业平平常常的工人月工资也在一两千元,业务能力强的技师月工资四五千甚至上万元都不稀奇。而吴铁岩月工资只有1200元。
这些年通过技术改造,吴铁岩为工厂创造价值高达四五百万元。
吴铁岩的妻子所在工厂效益不好,经常是一年只开半年的工资。“因为没有钱,我觉得特别对不起儿子。”吴铁岩给我们讲了两件他一直觉得愧对儿子的事。
吴铁岩的儿子学习成绩一直非常好。当年儿子考大学时,想报浙江大学。吴铁岩与妻子考虑上浙江大学费用高,劝儿子报考了哈工大。儿子当年高考成绩比浙江大学录取分数线高出近20分。
儿子上大三时,由于成绩优秀,取得了去德国留学的机会,但每个学生最初要付10万元的“落地费”。“但我家当时全部的存款也不到两万元。没有办法,我们只能叫儿子把名额让给其他同学。”吴铁岩说。
由于没有钱而改变了孩子的命运,是吴师傅一生的心病。
我不能为钱离开
过硬的技术,使吴铁岩成为行业响当当的人物。通过各种渠道“挖”他的企业不计其数。很多企业表示,不只给高薪,还给房子。杭州一家企业在西湖边为他备好了一套房子。吴铁岩表示,“我这一辈子哪里也不去,哈轴穷也好,富也罢,我都不会离开”。
吴铁岩朴实地说:“我从16岁进哈轴,到今年已经干了37年。这里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没有哈轴,也不会有我的今天。我对这里的感情太深了!无论是为了什么,我都不能离开哈轴。我这一辈子都不会离开哈轴!”
如今,哈轴还很困难。作为老国有企业,沉重的包袱将这个老厂压得喘不过气来。现在轴承市场竞争惨烈。民营企业成本低、体制灵活,占领了低端市场;世界八大著名轴承企业纷纷涌入我国,占领中高端市场。面对上下游的夹击,哈轴经营状况也一度陷入非常艰难的地步。虽然近一两年有所好转,但是高精尖产品少,产品在市场上缺少竞争力。目前,部分生产车间仍处于停产状态。
但是,企业的困难更显出了吴铁岩的高大。我们衷心地企盼着,作为全国轴承三大基地之一的哈轴,尽快迎来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