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8日电 为了脱贫学习养鸡,为了节省费用就另辟蹊径。日前,依兰县团山子乡山河村农妇宫彩波人工喂养蝇蛆养鸡获得成功。
宫彩波今年34岁、初中文化。去年春天,她在依兰县家禽养殖协会的扶持下开始学习养鸡技术,由于本钱有限,宫彩波十分忧虑。去年夏季宫彩波偶然从中央电视台节目中看到,用蝇蛆喂养蛋鸡量节省饲料,也同时给小鸡增加了免疫力。
这条新闻使宫彩波豁然开朗。随后她来到河北省馆陶县拜见了一位有些养蝇经验的年轻姑娘,从中获得了饲养蝇蛆的初步知识,可是她回家着手养殖蝇蛆时却失败了。宫彩波来到发明这项成果的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找到研究员何玉凤和李梅老师。两位老师耐心的告诉她,饲养蝇蛆有着严格的工艺要求。首先是无菌饲养,室温必须控制在C氏25度至40度之间,培养基麦麸子和水的比例要控制好,不仅如此还要控制好室内的湿度。
宫彩波重新购买了一笼子蝇蛆种苗,马上回来接着试验。每天她起早贪黑控制好湿度温度,一天三次给蝇蛆种苗饲喂奶粉、红糖,蝇蛆开始化蛹为蝇,随后苍蝇产卵,卵又孵化成苍蝇幼虫即蝇蛆。当她做试验的屋内小池子里爬满了白白胖胖蠕动的蝇蛆时,宫彩波高兴极了,她终于将这些无菌蝇蛆试验成功。接着,宫彩波将这些蝇蛆饲喂家里刚刚长大的小鸡,小鸡“高兴”极了,飞快啄食着主人给它们添加的小白虫子“肉”。
日前,记者来到了依兰县团山子乡山河村,农妇宫彩波兴高采烈地向记者介绍,她现在是“苦尽甘来”,刚刚养起的300只蛋鸡,每月收入可达几千元。下一步她还要扩大养殖,争取把房子盖起来。记者问她开始试验是咋想的?宫彩波笑着说,就是太穷了,想尽快脱贫、找一条最快的路。
现在每天都有人上门学习养蛆技术,宫彩波告诉记者,她希望学习者都能成功、尽快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