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立足大局惠及群众 大庆市"回头看"阶段续写新篇章
2006-04-29 06:30:02 来源:东北网  作者:高长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29日电(记者 高长利)先进性教育活动进入“回头看”和深化整改阶段后,大庆市各级党组织千方百计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儿和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难事儿,奏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铺建增收致富路、大兴抗旱保收田、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等音符于一体的“民生”交响乐,续写了建设“和谐大庆”的新篇章。

  “民以食为天”,农民群众最渴望的是风调雨顺,年年有个好收成。但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庆地区十年九旱,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很弱。针对这一问题,大庆市各级党组织努力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推进抗旱保收基本农田项目。今年,新建抗旱保收田67万亩,新打机电井1121眼。力争4年后,全市建成400万亩保人畜用粮、保龙头企业原料、保城市“菜篮子”的抗旱保收基本农田,让大庆农村“靠天吃饭”早日成为历史。

  要想富,先修路。2006年,全市上下继续加大通县乡村公路建设力度,力争新建乡村公路847公里,全部实现村村通,提前四年完成58个乡镇乡乡通高等级路面,485个行政村村村通硬化路面。同时,投资3000多万元,为510所农村学校配备了微机,安装了71套媒体播放设备和610套卫星接收设备,使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条件大为改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更加便捷。

  能否把事关民生的问题解决好,是检验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取得实效的标准之一。大庆市以往实施的育林基金、绿化费等近30项收费项目给农民带来了经济负担。为此,大庆市果断清理了不合理收费项目,对绿化费等30项收费取消或暂停。每年可为农民减轻负担3000多万元,受到农民群众的一致拥护。为增加农民收入,大庆市拿出1000万元农村劳动力转移专项资金,强化技能培训,重点培训数控机床、焊接等高技能工种2万人以上。2006年,全市将转移农村劳动力3.8万人。

  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之年。科学规划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为此,大庆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制定下发了《大庆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和“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标准。“十一五”期间,全市将重点建设195个达标村、75个示范村、9个市级示范村。同时,把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作为衡量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根本标准,从而形成“从实体建设到事业发展项项有规划、从市县到乡村层层有规划”的格局。

责任编辑: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