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安邦大地处处唱新歌
2006-05-21 22:31:13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杨军 刘佩权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21日电(双鸭上日报记者杨军 刘佩权)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双鸭山市尖山区安邦乡的农民有着深刻的体认,因为该区一系列“让农民得实惠”的实践活动一直在悄无声息地开展着:今年初,他们即提出了人人有保障、户户都安居、村村有积累、城乡均发展、全区建小康的战略构想,实施“水电路医教”工程,免征农业税87.8万元,发放粮食和良种补贴49万元,一系列措施让人们感受到尖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滚滚热潮。

  发展新产业:农民增收上保险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的具体体现。尖山区在发展富民优势新产业过程中,立足“三农”抓工业,实施了“441”(4个生猪基地、4个奶牛基地、1个生态农村经济园区工程),培育壮大了花卉、药材、香菇、肉鸡、蔬菜、果品六大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舞活了农村经济。目前,全区已发展绿色果蔬大户200多家,全区奶牛存栏1020头,年出栏生猪3万头、鸡25万只,绿色蔬菜种植面积2100亩。2005年,农业总产值1279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345元,增长9.46%。

  培育新农民:素质过硬闯市场

  培育新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措施。尖山区按照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要求,从2005年开始,启动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阳光工程”,免费对农村劳动力进行电工、电气焊、烹调、计算机等10多种技能的培训, 2005年,全区培训农民工800多人,转移1020多人。该区组织各村成立了糯玉米、花卉等各类专业技术协会28个,组织专家根据各村实际情况科学论证,为每村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增收项目,还帮助村里培养自己的“蔬菜专家”、“养殖专家”、“粮食专家”。据统计,全区90%的青壮年农民普遍掌握了2至3项农业实用技术。

  弘扬新风尚:文明新风进万家

  尖山区把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放在突出位置,广泛开展了“改陋习、树新风、美德在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系列评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以“五争五帮”为主要内容的“我为新农村建设添光彩”主题实践活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争当发展生产的领路人,开展“生产一帮一”;争当群众致富的带头人,开展“生活一帮一”;争当文明村风倡导人,开展“村风一帮一”;争当村容整洁创建人,开展“村容一帮一”;争当民主管理的践行人,开展“民主一帮一”,增强了农民的文明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各村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邻里公约、文明公约等,使道德建设更加具体化、形象化。

  营造新环境:村容整洁气象新

  如今尖山区的13个村公共设施建设正向城区看齐,自来水通了,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公共汽车进了村,有线电视入了户,路灯也亮了,街上花草多了。今年3月开始栽种丁香、柳树等10多种绿化树木4万余棵。还组织开展了农村卫生环境大会战,与市环卫处协调沟通,得到了大力支持,清运垃圾78车500多吨。如今的尖山区农村村容村貌由脏乱变成整洁,生活由贫穷变成宽裕,管理由杂乱无序变成整齐划一,一幅靓丽迷人的画卷铺开在安邦大地。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