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鸡西市新发村调整种植业结构 多业惠农
2006-05-29 13:31:3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29日电 1.8公里长、6米宽的通村水泥公路择日开工,2000棵垂柳将全村装扮一新,150平方米的活动中心正在筹建,100个农家沼气池紧张施工,农民小康楼规划吸引开发商上门洽谈……今春鸡西新发村大干快上,干部摩拳擦掌,村民喜气洋洋。

  调整种植业结构,该村放眼国内外两个市场,着重培育品牌蔬菜,扩大种植面积。目前,该村菜田占到近1/3,建起蔬菜大棚和温室245栋,每年出产无公害西红柿100多万公斤,包装精美,并注册了“誉阳”牌商标。其中,50多万公斤远销俄罗斯市场,近销七台河、林口等地,还卖到了上海。仅此一项,村民年净收入150万元。

  利用交通便利的地理优势,瞄准产销两旺的煤炭市场,新发村通过招商引资、土地入股、合资共建等方式,引进洗煤厂、选煤厂、铁路货场、加油站等项目。运输业由小到大,村民有各种货车100多台,年净收入500万元以上。240多人就近给这些企业打工,大多数人平均月收入超过千元,就连30多名残疾人也被铁新洗煤厂安置就业。

  借助非农产业的发展,新发村集体经济迅速壮大。货场出租、土地入股洗煤厂、引进煤炭筛选厂,从中村集体年可实现收入百万元。利用这些收入,村里先后建起建筑面积780平方米的村办公楼,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的教学楼,占地175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以及图书室、健身房,固定资产超千万元。

  新发村是鸡西市的首富村。最近西郊乡党委调查显示,2005年,该村人均纯收入5062元。

  受益于紧密对接市场、多业并举,村民们得到丰厚回报,该村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最新统计,新发村自来水、电话入户率达100%,有线电视入户率、住房砖瓦化率达99%,10%的农户还购置了电脑。对此,大家并不满足。提起建设新农村,村民有的希望尽早住进村里建的楼房,环境向城镇看齐;有的希望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医保,上了年纪拿保险。

  前些天,在省设计院专家的指导下,新发村中长期发展规划正式拍板。村委会主任毕玉胜告诉记者,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省级试点村,新发村到2010年要形成百栋大棚规划区和新型节能住宅示范区,社会总产值达到2.5亿元,村集体净收入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00元。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