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5日电 5月30日,在全市慈善超市建设和敬老院整合工作现场会上,哈尔滨市政府确定了进一步搭建城乡两个救助平台的工作目标:今年,市区各街道都要建立一处规模在30平方米以上的慈善超市,各区要建设一处农村敬老院福利中心。
截至2005年底,哈市已经创建慈善超市125家,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三年来共接收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折合人民币1700多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7万人次。但这些慈善超市存在布局不够合理,发展不够平衡,基础设施较差,运作不够规范等问题。另外,哈市193个乡镇现有农村敬老院192所,床位9007张,集中供养8995名五保对象。因基础设施落后,规模、布局不合理和收养能力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还有9500名五保老人要求进入敬老院却因床位饱和而无力接收,65%的五保老人对居住条件和环境意见较大。
针对这一现状,哈尔滨市政府要求各区、县(市)要统筹规划,规范慈善超市建设。各区建立的慈善超市必须符合省民政厅关于“慈善超市建设规模必须在3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同时选择一个慈善超市进行长效运行机制试点,要对捐助物品全部进行分类,加强对捐赠物品洗涤、消毒、熨烫、打包、归类、上架、摆放等环节的程序处理,确保为困难群众提供干净、整洁的物品。
现场会上,政府部门提出,在运行方式上要保证捐赠渠道畅通,积极探索救助服务与便民服务相结合的新思路,增强慈善超市的生命力;在救助形式上,要做好慈善超市与市直机关部门(单位)结对子的定期捐助工作,寻求采取无偿救助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模式,充实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在人员配备上,要大胆尝试购买公益岗位、建立“义工”协会和志愿者队伍的新途径。
关于敬老院的整合工作,会议确定各区建设一处农村敬老院福利中心,小县建设三处农村敬老福利中心,大县(市)建设五处农村敬老福利中心。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农村敬老院将由现在的192所整合为100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