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3日电 9日,《早市“带病”市民忧心》见报后,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许多市民给本报打来电话,反映他们在早市“挨宰”的经历,问责管理人员“不作为”。昨日,记者再次暗访多家早市,早市都已设立了公平秤,但是缺斤少两现象依然严重。
晨5时许,记者来到道外区长春街早市与钱塘街早市,但是直到6时20分许,公平秤才姗姗来迟,旁边也没有工作人员看守。记者观察,从6时30分至6时45分,共有25位市民带着刚购买的瓜果蔬菜等食品到公平秤上称,其中有18位市民购买的食品出现短斤少两的现象,大约每1公斤菜会缺2两至3两。对此,北七农贸市场管理所崔副所长说,早市一般每天5时许开市,公平秤每天6时许会由专人摆放在指定位置。而对于市场短斤少两的情况,崔副所长说,由于商贩所用的台秤比较容易做手脚,管理人员虽然不定时检查,但短斤少两的情况仍然无法杜绝。
晨6时许,南岗区联部街早市的公平秤摆在市场指定位置,记者了解到,该市场原先不准的公平秤已经被调准。
过去一段时间没有公平秤的道里区安静街早市,近6时已摆出了公平秤。一位管理人员说,他们正在加强管理。
早市虽然有了公平秤,但是公平秤应该几时出现在市场?早市缺斤短两现象如何杜绝?
就此,昨日记者采访了市工商局市场处的徐副处长。据徐介绍,哈尔滨市共有城区摊区、早夜市147处,其中,由工商部门进驻管理的20处,其余部分均为街道办事处和各区政府相关部门主管。由于摊区、早夜市主体是多家主办的,虽然以前市政府规定了谁主办、谁收费、谁管理的原则,但长期没有一个统一的主管部门来管理。今年,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已明确了主管部门,城市摊区、早夜市由城管部门为主管部门,其他部门为配合部门。
记者随后采访了市城管执法局,据了解,目前各区都有一个专门管理摊区、早夜市的部门,执法局也拟成立一个摊区管理办公室。但他们同时认为,他们只应对市场秩序进行管理,而公平秤及缺斤短两现象还应该由工商部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