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为青年农民铺致富路——记阿城市原关工委主任侯惠民
2006-06-28 10:15:29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28日电 虽然已是79岁高龄,可侯惠民帮助农村青年致富奔小康的热情和决心丝毫不减。

  1986年,从原阿城县县长的位置离休后,侯惠民没有选择回家“养老”,而是直接把办公桌搬到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开始了十年如一日的奔忙。

  1997年,省、市关工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后,侯惠民立即动员刚从市科协主席岗位上退下来的高级农机工程师任关工委副主任,专管科技教育工作,接着又“说服”几名农艺师成立了由离退休科技人员组成的科技小组,利用每年的科技大集,向青年农民讲授农业科学技术,开展科技培训。2001年至今,科技小组每年讲课20余场,并在料甸乡海沟村建立了业余技术学校,赠书500册,建起图书室。科技小组成员每年还自种1-2亩水稻试验田,每年春季逐户指导农民育苗。

  在侯惠民的组织和带动下,2002年,阿城市关工委在海沟村实施了“五百工程”,动员百名老科技工作者包扶百户青年农民科技致富———确定百亩良种繁育基地,向青年农民无偿赠送百份优良品种,指导栽种百株“摇钱树”,引导百户农民发展庭院经济,向农民提供百条致富信息。

  这一工程的启动,使海沟村的青年农民科技意识增强了,全村出了十几位蔬菜、水稻和果园专业户。青年农民玩纸牌、打麻将的少了,到图书室看书学习的多了;打架、酗酒、闹事的少了,遵纪守法的多了。全村几年来未发生刑事犯罪,大大促进了村屯精神文明建设。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