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9日电(记者 印蕾)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和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之年,上半年,黑龙江省各地战胜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截止到6月19日,全省旱情全部解除,头遍铲趟全面完成,中南部地区二遍铲趟已基本结束;农作物长势较好;春耕生产实现了搞标准。这是记者从日前开幕的省政协九届十六次常委会议上获悉的。
上半年,黑龙江省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面对生猪生产市场低价位运行的压力和挑战,省政府专门组织召开了扶持生猪生产的协调会和电视电话会议,出台了稳定生猪生产的政策和措施,省政府从农业产业化资金中拿出1000万元,对种猪场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基础母猪养殖户给予贷款贴息补助,保护和调动了养殖户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保障了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预计上半年,全省肉、蛋、奶产量将分别达到137万吨、47.5万吨和230万吨,同比可分别增长8.1%、4.6%和16%。
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全省加快了技能培训、输出服务、维护权益和品牌建设力度,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层次有所提高。预计到六月末,全省将转移农村劳动力40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10亿元,同比可分别增长12.5%和52%。
此外,据省农调队调查统计,今年一季度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338.8元,同比增加144.8元,增长12.1%。预计上半年全省农民现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责任编辑: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