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8日电 1999年,黑龙江省开始全面实施“北药”开发战略,短短几年,造就了众多知名企业,这些医药企业的崛起,拉动了我省“北药”产业的大升级。
为了提高我省医药生产的集中度,增强市场竞争力,1999年,我省规划了“北药”开发的龙头战略。200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把“北药”开发列为全省重点专题推进工作。并首先确定了“北药”开发的具体措施: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和支持大企业走上规模;另一方面鼓励医药企业兼并、收购、重组,强强联合。
此外,我省新药开发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5年间,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并有10家单位拿到新药证书。哈尔滨医科大学杨宝峰教授完成“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离子通道靶点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多年空缺的情况下,这是我省在国家自然科学奖方面的一次历史突破。
据介绍,经多年不断创新发展,我省已成为全国的抗生素生产和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生产基地,其中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等系列产品的销售已占全国首位;α-2b干扰素、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红细胞生成素、人血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已成为全省生物制药的主要产品。并形成了一批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和特色产品。有30个中药产品如骨折挫伤散、强力脑清素片等被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回首1999年,我省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的医药企业30家,160多家医药企业中多数为中小企业,生产率低,竞争力差。黑龙江中龙医药、圣泰药业等20家医药企业产值只有近千万元。可经过几年的发展,在“北药”“名片”的拉动下,目前,全省共有医药企业233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20家,超过90亿的集团一个。
1999年,全省医药工业产值为63亿元,利税6亿元。5年来,通过“北药”工程,我省医药工业产值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2004年,我省实现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224亿元,利税15.37亿元,分别比1999年增长260%和160%,产值、利税增长速度居全国同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