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1日电 今年上半年,佳木斯市财政收入增幅高、进度快,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截至6月30日,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98亿元,为预算的55.4 %,增长19.7%;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0.9亿元,为预算的50.2%,增长32.5%。
上半年财政收入增幅较高,首先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适时提出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民营、集中力量抓项目”的工作思路,全市各级政府紧紧抓住发展经济和项目建设这一主线,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快国有企业的改组改制步伐,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对外贸易等各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为财政收入提供了充足的税源保障。
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还得益于各收入征管部门加强征管,挖潜增收。从上半年情况看,各征收部门都较好地完成了各自负责的收入任务。其中,国税部门完成7099万元,为预算的54%,增长25.2%;地税部门完成1.5606亿元,为预算的58.1%,增长23.8%;财政等其他部门完成7129万元,为预算的51.6%,增长5.4%。财政部门在协调好各收入征管部门组织收入的同时,自身负责的契税收入完成1029万元,为预算的51.5%,增长41.7%。
上半年,各级政府围绕市委确定的工作目标,在抓好收入的同时努力优化支出结构。在预算安排上,重点保工资、保稳定、保运转,以人为本,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在预算执行中,努力克服财力紧张的矛盾,灵活调度资金,加强了政权保障能力建设,并着重解决了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历史遗留问题。市政府针对小车费核定标准偏低的情况,根据单位业务量不同,每台小车经费由原来的5000元提高到1万—1.5万元;解决了公安巡警及警校毕业生工资、机关事业单位和教师新增人员工资入卡、干休所医药费、困难企业军转干部工资以及离休干部拖欠医药费等问题,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建设;上半年全市职工工资基本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养老、失业、下岗、低保等事关社会稳定的支出也得到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