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记者手记:放歌乌苏里江
2006-07-12 05:55:0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朱 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12日电 记者手记:放歌乌苏里江

  黑龙江晨报记者 朱艳

  “乌苏里江水长又长,蓝蓝的江水翻波浪,赫哲人撒下了千里网,船儿满江鱼满舱……”到了美丽的乌苏里江畔,耳边就会响起这首《乌苏里船歌》。

  乌苏里江在满语意为“东方日出之江”。乌苏里江流域生息着历史上被称为鱼皮鞑子的北方少数民族——赫哲族。美丽而清幽的乌苏里江,是世界上仅有的未被工业污染的几条大河流之一,曾受到世界环境保护组织的高度关注。

  正值盛夏时节,乌苏里江水平展如镜,绿树青山倒映水中,水天一色,波光粼粼。乌苏里江以它特有的景致,向人们展示着一幅胜似江南的美丽画卷。凭高远望,这条绵延千里、闻名中外的中俄界江,就像一条银白闪光的锦缎,铺展在祖国东北边陲。

  乌苏里江畔卧有一块巨石,上面是著名歌唱家郭颂题写的“乌苏里江”。当年,郭颂就是从这里唱响了那优美的旋律,让《乌苏里船歌》蜚声海内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亚太地区音乐教材。

  早就听说乌苏里江拥有着珍稀名贵的“三花五罗”(鳌花、鳊花、鲫花,哲罗、法罗、雅罗、同罗、胡罗八种鱼的合称)、鲑鱼(大马哈鱼)等等。此次采访出发前,我做案头准备时曾特意上网查找有关“三花五罗”的资料,资料介绍上还有这样的字眼“这几种鱼物美价廉,是城乡人民喜爱的佳肴”。然而,据当地人讲,由于近年的过度捕捞,这里的珍贵鱼种已经越来越少见了,且价格十分昂贵。我们到时,同罗鱼的价钱是240元一公斤,肯定不属物美价廉之类。

  这一幕不禁令人感慨。但愿人们都能领悟生态保护的重要,但愿《乌苏里船歌》能永远传唱。

  7月11日于名山

责任编辑: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