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名山无“名山” 送灯实无灯
2006-07-17 11:29:07 来源:东北网  作者:印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驻守在名山镇的边防某部战士沿黑龙江执行巡逻任务
驻守在名山镇的边防某部战士沿黑龙江执行巡逻任务

  东北网7月17日电 北疆见闻:名山无“名山”,送灯实无灯

  记者 印蕾

  美丽的边陲重镇——名山镇坐落在黑龙江畔,南通鹤岗、佳木斯两市,北傍友好邻邦俄罗斯,虽地处边陲,还是吸引了很多国内外游客到此一游。赶往名山,让“三千里北疆话国防”采访组成员最为惊喜的,是部队干事为我们讲述的名山奇闻。

  赶往名山之前,我们把它想象成一个很好的风景区,想象着山之崔嵬峻秀。当名山真实的出现在眼前,才发现这里仅有一座百余米的小山,且无名无姓。周围沃野千里、一马平川,倒是开放的口岸,边贸红红火火。此为奇闻之一:名山无“名山”。

  名山镇不大,紧依黑龙江,更有江中“名山岛”为之增色。“山不在高,临江则名”。奔腾不息的黑龙江养育着一代又一代勤劳的人们,纯朴的民俗流传在民间。“十五送灯”就是一例。正月十五,家家门前红灯一盏。更有趣的是夜幕降临之后,这里的人们引柴至江上,熟悉不熟悉的人们在江上围成一圈又一圈,燃起篝火,翩翩起舞,庆贺着幸福的生活,也祝愿着明天的日子更加红火。熊熊的火焰在江上升腾,远望去似盏盏明灯闪亮。此为奇闻之二:送灯无灯。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毛主席当年赋诗横渡长江的豪情壮举,激起了边陲人民的无限向往与对祖国疆土的无限热爱。每年的七月十六,无论男女老幼,或并行、或群聚,皆汇于江岸,四方游客也闻名而至。“极目楚天舒”,追忆伟人为我们带来的好日子,也借这一天,于秋收将至时节,休整一下,览江胜而无渡(因江对岸即俄罗斯)。此奇闻之三:临江不渡。

  名山地处祖国最东北,而改革开放之风并没有因此而春风渐息。拥有开放的一级口岸,名山笑迎八方来客,一改往日以农业、渔业为主的经济形式,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旅游业日益昌盛,一年四季中外游客纷至踏来,络绎不绝。此为奇闻之四:边陲不偏。

  这座高不过百米的小山上,还坐落着边防某部的名山哨所。国门哨兵们每日就在此执行观察任务,守卫着祖国的每寸土地。窗外缤纷天地,窗内世界清清。夜幕降临后,脚下的万家灯火,一半是祖国,一半是邻邦。宁静与繁华,于此时协调的存在。此为奇闻之五:灯火国界。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