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如今市场内多数商户已停业 "南极市场"改名盼新生
2006-07-23 06:21:2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赵政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23日电 近日,哈市一些细心的市民发现,“南极市场”改名了。“哈尔滨市南极小食品批发市场”的牌子被“南极商贸城”取代。有关人士认为,近几年“南极”一直不景气,此次“南极”欲借改名来重拾昔日辉煌,但能否实现还需要多方努力。曾经的“批发商”

  “想当年,风光无限;看今朝,客少人稀。”这恐怕是南极小食品批发市场最真实的写照了。

  近日,记者在该市场一楼看到,多数业主都在摊前张望着,购买货物的人非常稀少。而且,10余个摊床拉下了门帘,部分门帘张贴着招租广告。

  “1989年左右,我在哈尔滨市道外区延爽街卖糖果,后来哈尔滨市政府倡导‘退路进厅’,我们搬进了‘南极’。那些年,每天都能卖出两千元左右,逢年过节,每天销售额至少上万元。赚的钱除了用来供养家里四个老人和两个上学的孩子外,还有许多积蓄。”回忆起当年的“南极市场”,业主王女士充满了无限留恋。

  来自浙江的何根元女士告诉记者,她以前在浙江做瓜子批发生意,后来听说哈尔滨南极小食品批发市场生意非常好,1999年她与几个浙江老乡到“南极市场”经营瓜子。那时来自浙江的老乡有30多人在这里卖瓜子,每天都能卖个千把斤。说起现在的经营状况,何根元非常无奈。她说,现在与当年大相径庭,现在只剩下不足10个浙江老乡在这里经营瓜子,其他的老乡纷纷转项。何女士翻开销售记录告诉记者,6月26日一上午只卖了10斤瓜子,进账24元。

  说起南极小食品批发市场,当年曾经参与组建的哈尔滨市工商局道外分局南极工商管理所原所长王成江感慨万分。他说,17年前,哈尔滨市道外区延爽街8户卖糖人发展起来的60多户小食品摊位集体搬迁“南极市场”,掀开了哈尔滨市食品批发市场的新篇章。南极小食品批发市场发展很快,由于经营灵活,品种齐全,吸引了大量哈市周边区域和外县的批发商,远近闻名。

  王成江告诉记者,市场内原有二层营业厅3000多摊位批售小食品、小百货、轻工类商品等,目前摊位急剧衰退至1000多个,而且主力大户多已退出。

  仓买绕道进货

  “有实力的仓买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从厂家直接进货了,不再绕‘南极市场’这道弯。”王成江说。

  创信(哈尔滨)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飞告诉记者,他曾经对“南极市场”进行过调查。调查发现,“南极市场”80%的产品来自食品生产企业设在黑龙江的总代理,或是来自一些小作坊食品厂的低端产品。“南极市场”成了二级经销商。

  目前,我国逐步规范了食品生产企业,一些小食品企业开始整合,逐渐形成品牌,并在哈尔滨地区设立总代理。这些总代理直接向超市、仓买等零售商店供货。

  张飞说,超市、仓买直接从总代理进货,可以大幅减少中间环节的交易费用,仓买业主一个电话就可以送货上门,业主不用背着大包到批发市场进货了。因此,“南极市场”陈旧的经营模式不再吸引超市、仓买的业主。

  大超市抢了市场

  “以前,每到周末我都背着三角兜到‘南极’置办一些货物。而现在,我坐上购物班车直接到大超市里买,价格与批发市场价格差不多,质量还放心。”哈尔滨市市民王洁女士的这番话或许代表了许多市民的想法。

  “我们现在针对市民的零售额几乎为零。”“南极市场”一位业主无奈地告诉记者。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大超市遍地开花,这些超市直接从厂家进货,零售价格与批发价格相差无几。而且,现在居民的消费心理也发生了变化,大超市舒适的购物环境、让人信得过的质量吸引了大量市民,因此到“南极市场”购物的市民大幅减少。

  从哈尔滨市商务局对哈市部分批发企业销售监测情况来看,今年1至5月份批发企业累计销售额为5.8亿元,同比下降21.3%。

  假冒伪劣砸了牌子

  “南极市场”沦落到现在的地步,与其产品质量有直接关系,它一度成了执法部门打击假冒伪劣的重点。几乎每次执法部门到这里检查都会查出假货,而到这里检查,执法人员最为常见的场景是,执法人员刚刚到来,各个店铺的业主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关门,躲避检查。

  随着“南极市场”效益的逐年下滑,“南极市场”的内部竞争日益激烈。一位业户告诉记者,我们也不想卖假冒伪劣产品,但竞争实在太激烈了,比如瓜子,同一“品牌”、同一外包装、不同产地的就好几十种。因此,只能卖一些小厂子的产品才能降下来价格,吸引客户。

   引知名厂商 树自身形象

  “今年5月份,‘南极市场’已经更名为南极商贸城,经营方向将由小摊位式向品牌化转变。“南极市场”的上级单位——哈尔滨大众肉联集团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南极市场”共有业户1300多户,经营方式还是传统的档口。随着小食品市场的成熟,这种经营方式已不适应市场,销售额逐年下滑,导致部分业主撤出。为了招商,只好把部分摊位半价出租。

  目前,公司正在积极筹措,组建市场专业管理团队,改变这种经营模式,对市场进行全面改造,吸引一些知名品牌食品厂家进驻,改变“南极市场”的形象。改造的同时,还将建设一个专业的物流中心,降低业主经营成本。

  转型成必然 提质是出路

  “转型已成必然,如果不及时转型,‘南极市场’必将被淘汰。”哈尔滨商业大学教授周游说。周游表示,作为“南极”的管理者应该清楚,转型只是一种形式,最重要的是提高“南极”的品质。“南极”出现现在的窘境,是劣质小食品砸了“南极”的牌子。随着市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心理已发生明显变化,对产品的需求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购物环境和品牌。周游说,“南极”目前唯一的出路就是要从根本上提高产品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有品味,最后重塑品牌,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立足。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