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北疆行:七里沁哨所的故事
2006-07-23 06:25:23 来源:周军 刘泽宁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23日电 你一定没听过狼和狗打群架的故事,也难以想象14封电报未能圆一位母亲想见儿子最后一面的遗憾,而这一切都是曾经发生在七里沁哨所的真实一幕……傍晚野狼来袭

  30年前的某个冬日,天刚擦黑,边防某哨所宁静的营院,突然被一阵激烈的狗的嘶咬和狂吠声打破。

  “快来看呀!好多狗在打架!”新兵小王的一声惊呼吸引了哨所官兵。只见营区内有十多条“狗”正在打群架。

  起初,官兵们在看热闹,可看着看着,大家觉着有点不大对劲,这多出来的5条“狗”怎么这么凶猛?连队7条成年狗竟然半点上风没占上,还有落败的迹象。

  忽然,老排长刘江发出一声惊呼:“哎呀,那不是狗,是狼!”

  在刘排长的指挥下,大家操铁锹、拿镐头以防不测,同时取来了铁脸盆、打击乐器,一阵猛敲猛打,为连队的狗加油助威。狗仗人势,一点不假。有主人助威,狗越战越勇,狼越战越怯,渐渐不敌,被狗们撵出了营院,赶进了山林。事后发现,7条狗中有4条受了伤。

  这是发生在七里沁哨所的真事。

  电报一个多月才到

  七里沁哨所因驻守七里沁岛而得名。七里沁岛是乌苏里江中游一个江中小岛。它位于珍宝岛东北、乌苏里江下游5公里处,在珍宝岛上举目可及。七里沁岛和珍宝岛被当地人并称为“姊妹岛”。

  然而,近在咫尺,两岛却名声有别。珍宝岛名扬四海,成了人们旅游观光点。七里沁岛地处荒远,被当地人戏称为“三不通岛”(不通车、不通邮、不通电)。

  因交通不便,连队的报刊书信靠团里给养车捎送,每每报刊到官兵手中时,日报已成月报。哨所官兵常讲起1981年的那个冬天,吉林籍战士赵小明的母亲病危,临终前惟一的希望就是想见儿子一面,电报发了一封又一封,盼了一个月,也不见儿子的影儿。弥留之际,母亲对家人说:“小明一定没有收到家里的电报,不然他一定会回来的。”母亲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去世后的第5天,小明一下子接到家里发来的14封电报。这事让全连官兵难过好一阵子。

  艰苦奋斗哨所巨变

  昔日哨所虽然环境差,但连队干部们团结一心,不等不靠自己动手改变哨所的环境。哨所盖起了砖房,道路变宽敞,煤油灯换成了长明电……

  一代代戍边人的艰苦奋斗,哨所变美了。如今的哨所,有花坛、草坪,盛夏时节营院内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画廊相映,给人以园林美的享受;精耕细作的菜园,整齐的猪舍和温室,丰富了官兵盘中餐;图书室、娱乐室、微机室样样齐全,战士巡逻归来随时能洗上热水澡,或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看报。官兵不但平时能看电视新闻,周末唱卡拉OK,看VCD,进行台球、乒乓球等球类和棋类比赛,还能“网上冲浪”呢。官兵们笑称:现在我们是住着“别墅”守边防啦!

  经过苦练本领,七里沁哨所捧回了“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大红奖状,抱回了“基层建设先进连”的锦旗。当连长、指导员从团里归来将锦旗高高举起的时候,战士们敲响了锣鼓,点燃了爆竹,他们跳啊、唱啊,连眼泪都笑出来了。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