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9日电 婆婆不是亲婆婆,奶奶也不是亲奶奶,在道里区抚顺街道办事处安祥社区一座普通的居民楼里,住着这样一个由婆媳孙三代、三个姓氏、三个女人组成的三口之家。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时时洋溢着让邻居们羡慕的幸福与和睦。
家庭中年龄最大的是婆婆蔡淑琴,今年71岁,她是后来嫁到老齐家的;儿媳孙转花1985年嫁给了齐家长子,并生了一个女儿齐鑫。本来幸福的五口之家,突遭不测,公公患脑中风偏瘫卧床一病不起,丈夫2001年突患脑溢血溘然离世。望着常年卧床的公公,瞅着年迈多病的婆婆,养育着幼小的女儿,孙转花坚强地撑起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孙转花所在单位倒闭,一家人失去了经济来源,为了生活,白天她煮好米粥沿街叫卖,晚上蹲地摊卖点零碎东西。这微薄的收入除供女儿上学外,大部分花销在公婆的日常用药及营养品上。为了久卧病床的公公免遭褥疮折磨,她将其从床上抱上抱下。平日里饮水喂饭洗尿布,接大小便,吃药翻身,更是十几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伺候。2004年公公临终前流着泪拉着儿媳的手说:“这么多年你受累了,如果有来世,我们还是一家人……”
婆婆不是亲婆婆,奶奶也不是亲奶奶,媳妇还能像老伴在世的时候那样照顾自己吗?身患严重心脏病、风湿病的蔡淑琴不免有些担心,不少邻居也曾私下嘀咕:老太太恐怕要受苦了。而孙转花却把这个年迈多病的“后婆婆”当成亲生母亲,冬天为了增加婆婆室内温度,她买来电暖风放在婆婆身边,早晨冲好鸡蛋水,热好的牛奶先端到婆婆床前。前些日子高温难耐,老人旧病复发,家里没有空调,孙转花一连几个晚上都没有合眼,每3个小时就起来一次给老人擦身降温。
在母亲潜移默化下的影响下,孙女齐鑫幼小的心灵深深打下了孝敬老人的烙印。每天放学后先问候爷爷、奶奶。怕母亲为难,她从未穿过一件时髦的衣裳,从未伸手要过一分钱。要强的齐鑫2004年考上了阿城师范学校。当婆婆说起这孝顺的儿媳和孙女时,禁不住抹起了幸福的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