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30日电 28日,哈尔滨市道里区榆树镇菜农刘风芝含泪将自己家种的一亩半西葫芦连秧子全都扔进地头的壕沟里,改种秋白菜。今年进入夏收季节,在这个镇已不止一次发生农民自毁菜田现象。
榆树镇新乡村是道里区的近郊村,具有十几年种菜历史,大多数农民都以种菜为生。但是今年农民由于市场预测不准,导致部分夏菜滞销,出现了一车菜没卖出一包种子价钱的现象。
新乡村菜农刘风芝今年把自己家1.5亩承包地全都种上西葫芦,由于上了地膜,管理施肥都很及时,西葫芦秧苗长势喜人,西葫芦结的也很多,10天前将收获的第一茬西葫芦装满两拖拉机运到批发市场,买了200元钱。当第二茬西葫芦运到市场后,批发价每公斤只给0.04元,一车800公斤的西葫芦才卖了32元钱。刘风芝回到承包地看到满地长成的西葫芦,个个都有1公斤以上,却连种子钱都卖不出来。生气之下,她将一亩半西葫芦带秧子连根拔起全都扔进地头的壕沟里,最低估算扔掉的西葫芦也有2000公斤。
提起毁菜的事,新乡村农民吴贵平指着道边一大堆烂白菜说:“今年种早白菜和大头菜的农民也赔了。本想靠早茬菜挣点钱,没想到今年谁种早白菜谁赔,开始每公斤0.10元。最后不用称了,一元钱给一麻袋都卖不出去,干脆都扔到地头烂了。”
据新乡村一名姓王的村干部介绍,今年出现菜农毁菜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市民不需要,很多城里人刚吃完冬储白菜,想吃茄子、西红柿、辣椒等,所以早白菜、大头菜就没人买;二是农民缺乏市场预测经验,选种的品种比较集中,市场上供大于求,自然出现过剩后当垃圾扔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