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未富先老群体挑战社会保障
2006-08-04 05:21:2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王松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4日电 在第二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上,与会代表就老年人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讨论。很多代表认为,我国目前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存在很大缺口。

  据了解,2005年,我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73亿人,占总人口数的13.38%,远远低于国际劳工组织规定的20%最低线。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董之鹰教授分析,近年来,中央财政对养老保险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1978年,国营企业和国家支出的养老金仅为16.3亿元,2005年此项支出近4000亿元。但是,我国仍面临养老保险的巨大压力。到2004年底,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空账规模累计达7400亿元,每年还以1000多亿元的规模扩大。2005年,全国离退休人员达5000万人,预计2010年和2020年将分别达到7000万人和1亿人,对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严峻挑战,部分积累的制度模式尚未实现。

  老年人是一个容易患病的特殊群体,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他们对医疗保险的需求将会急剧增加。2000年,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离退休人员为924万人,2004年增加到3359万人,当年医疗保险基金支出达到862亿元,比2003年上涨31.6%。由于我国目前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用实行国家与单位共同负担,因此,在离退休人员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对整个医疗费用的承受能力也提出了严峻挑战。

  面对如此大的缺口,中国老科协常务副会长程连昌说,目前,我国财政缺乏相应财力,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应该建立起社区保障体制,使老年社会保障覆盖更加全面。其次,应该重视农村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因为农村人口中,多数为文化较低、技术较少的农户,一旦进入老年,多数费用靠子女负担。所以,应该加大农村养老保险的投入力度。

  董之鹰说,老年人的社保问题除实行低水平、低门槛,扩大覆盖面,争取实现“底线公平”的原则外,还要调整供给人口和被供养人口的比例。老年人是纯消费群体,也是被供养群体。社会上的老年人越多,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口压力越大。老年人退休后,应该针对自己技术成熟、社会经验丰富、组织能力强等特点,转变自己角色,为社会创造财富,既实现了个人价值又缓解了社会压力。

责任编辑: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