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借“中俄年”东风 鸡西搭建交流平台以文化促发展
2006-08-07 18:31:17 来源:东北网  作者:郭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7日电 题:借“中俄年”东风鸡西搭建交流平台以文化促发展

    记者 郭霜

  八月鸡西,烈日炎炎。比天气更热的是正在这个边陲城市刮起的强烈“俄罗斯风”。

  8月3日,兴凯湖中俄区域合作论坛正式开幕,也揭开了鸡西第三届中俄文化交流周的大幕。

中俄区域论坛揭碑(摄影/赵海)

  在本届文化交流周中,鸡西依托“中国俄罗斯年”,立足建设边疆文化名城,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俄罗斯和中国黑龙江、香港搭建文化交流的平台。中俄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经贸合作随之日渐深入。以文化促经贸,以文化促发展,鸡西新经济特色跃然而出。

  着眼两国文化合作 用历史带动今天

  鸡西市地处祖国东北边陲,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接壤,有6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两个国家级一类陆路口岸将鸡西和俄罗斯周边地区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其中当壁镇口岸已与俄罗斯有百年通商历史。当年苏联红军解放东北时,曾有数千名红军战士在这片热土上捐躯。鸡西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之间民间交流历史悠久,经贸往来频繁。

  如何用历史带动今天?文化交流是中俄双方长远合作的基石。鸡西的文化建设重点始终没有离开这一主题。

  鸡西市委书记邱玉泉说:“文化交流是中俄双方实现深度合作和长远合作的基础、桥梁和纽带,在加强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建立在深厚文化底蕴上的经贸合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长远的战略合作。”

  努力打造高质量的对外文化交流,全面提升鸡西文化品位,为鸡西经济发展提供最佳环境,已经成为历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的中心工作之一,并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成功地举办了一系列高质量、高品位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大力开展“论坛经济”

  随着鸡西对俄合作的不断深入,让鸡西成为中俄区域合作论坛之城,已成为鸡西市委、市政府主要工作之一。

  该论坛已于2005年在鸡西成功的举办了第一届,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2006•兴凯湖中俄区域合作论坛”是在“中国俄罗斯年”的背景下举办的一大盛事。年初,鸡西市委就提出了要抓住“中国俄罗斯年”有利契机,全面提升对俄经贸科技和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档次和水平。本次论坛与去年相比主要有来宾层次高、论坛内容丰富、经贸科技含量高等三个特点,重点是谈经贸科技和文化、上项目、促发展,实现俄罗斯和中国黑龙江、香港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推动边境地区经济区域的繁荣与发展。

  中俄文化交流周异彩纷呈

  鸡西市为加强与俄远东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扩大交往、增进合作,进一步打造中俄双方经贸、科技、文化交流的平台,已经连续三年举办中俄文化交流周这一中俄文化盛事。今年,鸡西市抓住“中国俄罗斯年”的契机,热诚邀请近邻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斯克、阿尔谢尼耶夫市多个边境友好城市的官方人士和全国各地客人来鸡西做客。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展销、洽谈成效显著成为第三届中俄文化交流周的几大亮点。以开幕式暨大型广场文艺演出《同饮一江水》和闭幕式《年年相聚》为主的数场文艺演出,为鸡西增添了节日喜庆、热烈的气氛。俄罗斯专场文艺演出场场观众爆满;商品展销一条街、艺术展览、文化书市吸引了鸡西市民和广大中外游客,展示了鸡西独有的文化底蕴和地域风情;万余名鸡西市民观看了由中俄四支参赛队伍组成的中俄男子篮球友好邀请赛。中俄文化交流周带给了鸡西200万人民节日般的欢乐。

  文化经贸相得益彰

  与往届相比,今年中俄文化交流周的最大特点是加强对俄经贸科技合作。2006•兴凯湖中俄区域合作论坛、中俄科技论坛及成果展、招商项目推介会、县(市)区经贸活动日及中俄商品展销等一系列经贸活动纷纷“登台亮相唱主角”,推动了鸡西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的全面升级。

  今年的中俄文化交流周,受邀的俄政府官员、贸易、文体团体来鸡西进行交流和访问,在此期间举办的中俄商品展销、中俄经贸合作项目推介会等活动,都取得了极大的成效,搭建起了良好的对俄经贸平台。在8月6日举行的经贸科技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经过中俄客商、域外客商项目前期对接和文化交流周期间的交流与洽谈,有40个项目的合同与协议签约。其中,中俄经贸合同10项,合同金额为2771万美元,中外科技合作项目13项;国内经贸科技合作项目17项,合作金额为50180万元人民币。

  正如鸡西市市长王兆力讲的那样:鸡西的对俄合作正如炎炎夏日,热烈奔放,光彩夺目。

责任编辑: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