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群众放心的"当家人"--记齐齐哈尔黎明村党总支书记王文君
2006-08-14 13:51:0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14日电 题:群众放心的“当家人”--记齐齐哈尔市建华乡黎明村党总支书记王文君

  黎明村与城市紧紧相连。盛夏的阳光为村里的一栋栋别墅涂上耀眼的金色。新建的黎明小学现代化教学楼,颇具规模的卫生所静静伫立;3个砖厂的大型制砖机正在隆隆运转;2000多亩早甘蓝基地、林果基地,辉映着村民们的笑脸……

  能过上这样的小康生活,村民们念念不忘自己的“当家人”———齐齐哈尔市建华乡黎明村党总支书记王文君。

  用创新精神带领全村人迈上富裕路

  今年62岁的王文君看起来精神头儿十足。这个土生土长的黎明人,16岁就在生产队里干活挣工分,赶了13年大马车,当了11年生产队长,领着乡亲们拼命干,可是挣的工分只能维持一家老小生活。

  土地承包后,王文君放弃了自己挣大钱的机会,来到村管企业,后来任党总支书记,一干就是21年。

  黎明村地处城乡结合部,人多地少,土质不好,大多都是沙包地。1987年,王文君看准了城市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与村委会成员研究决定发展建材业。他从两个砖厂设备改造入手,安装了两台新型制砖机,使红砖产量由原来的日产2万块增加到30万块。当年就实现产值660多万元。

  这之后,他带领村民到全国各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寻找富裕路。

  林果协会会长于老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玉米每年每亩最多挣200元,而栽种葡萄每亩最少挣2000元。于老四说,当初他们哥几个搞葡萄园时,全靠王书记支持,帮他们租地,还给了许多优惠政策。

  为全村人守好这份家业

  在王文君眼里,管企业和农民过日子一样,要把钱抓回来,更要把钱用在刀刃上。

  在外人看来,黎明村家大业大,多花点钱,多用点人没啥。但王文君却能做到闲人一个也不用,闲钱一个也不花。村委会由过去的16人精简到10人,每人一套工作服,村里杂活儿都是自己干。村干部中王文君年龄最大,但干起活来却是一把好手,谁也比不过他。

  王文君本人不包地,不经营任何私营企业或商服,一心扑在村里的工作上。别看是村办集体企业,财务管理相当严格。管钱的不花钱,花钱的不批钱,批钱的不管钱。在黎明村,花一分钱都要经过严格审批。3位砖厂人员报销票据都格外小心,花钱买东西得算计好了,不然王文君这一关不容易过。

  有人骂他是“守财奴”,王文君却笑言:“只要能为黎明村的子孙后代看好这份家业,我这个‘守财奴’就一定当下去。”

  用行动诠释党员的誓言

  经济状况好了,荣誉有了,王文君常常告诫自己不要迷失方向,不能忘了农民的利益。

  下雨了,他惦记着村里几户生活比较贫困的农民,要去他们家里看看房子漏不漏雨。

  村民老梁家只有母女二人,母亲精神不正常,房子破旧,冬天屋里结冰。看到这个家,王文君心酸了。他带头捐钱,由村里出工、出料,帮助老梁家翻新了房子,还把孩子安排到村办企业工作。

  村民张庆家庭贫困,孩子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不能入学,王文君把4800元学费及时送到张庆家里……

  王文君动情地告诉记者:“我是农民,是黎明村这片土地养育了我。我当支书别无它求,只想为乡亲们踏踏实实做点儿事。”

责任编辑:刘华

【专题】振兴中的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