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8月19日电 家住哈尔滨市道外区的张国华今年45岁。一年前,张国华的再婚妻子带着他的全部钱财——5.7万元钱突然消失。从那时起,张国华就开始了一边蹬三轮拉脚一边张贴广告找寻失踪妻子的生活。由于生活困难,张国华6岁的儿子宁宁(化名)没上过一天学,天天陪父亲蹬三轮、贴启事。
“贤妻”失踪家底被卷
8月18日,记者见到了正在黄河路上张贴“寻妻启事”的张国华父子。一辆三轮车就是张国华最值钱的家当,由于长期在户外拉活,他的脸被晒得黝黑,额头眼角都是深深的皱纹,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的脸颊不断滴落,整个人显得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宁宁也很瘦弱,稚嫩的脸上流露出一种倔强的神情。
宁宁3岁时,张国华的前妻因心脏病去世。此后,家中只剩下张国华一个人照顾年迈多病的父亲和年幼的儿子,张国华每天在外面蹬三轮车养家。2003年,经人介绍,张国华和宾县宁远镇38岁的柴某登记结婚。婚后,柴某对张国华十分体贴,对年迈多病的公公和年幼的儿子照顾得十分周到,张国华觉得这次婚姻十分美满。2005年2月24日,张国华的父亲去世。张国华的父亲年轻时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致残。父亲去世后,省军区和父亲生前所在单位为其支付医疗费、丧葬费共5.7万元。张国华便将这些钱交给妻子代为保管,自己忙活父亲的后事。
3月10日,张国华拖着疲惫的身体将宁宁从幼儿园接回家。刚走进卧室,张国华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衣柜的门大开着,里面被翻得乱七八糟,柴某的衣服全都不见了。张国华让柴某保存的5.7万元钱也不翼而飞。不仅如此,张国华放在家中的手机和前妻留下的金戒指也都不见了。张国华当时一下子就懵了,直到儿子轻轻拽他的手,他才缓过神来,立即到派出所报案。
父子张贴广告寻人
为了寻找失踪的妻子,张国华找到柴某多个亲戚家去问,大家都说没有见到柴某。张国华激动地对记者说:“那个时候,我觉得生活彻底完了,我甚至想到了死。2005年3月12日,我曾经爬上单元楼房顶,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可是被消防队员救了下来。被救下来的一刹那,我看到了儿子乞求和无助的目光,我突然醒悟了,我要找到柴某,让她将我父亲用生命换来的钱还给我们。”
从那以后,张国华就开始了寻妻的生活。他印了很多寻人启示,上面有柴某的照片,写着自己被骗的经过,并留下了电话号码。每天早上,张国华带着宁宁蹬三轮车到街上拉活。没活的时候,父子俩走到哪里就将启事贴到哪里。他还在自己的三轮车前挂着一块布做的寻人启事。一年多来,父子俩一共贴了近千张寻人启事。在这期间,曾经有三四个市民给张国华打电话,在哈市某地有相貌和柴某相似的女子出现,但是张国华父子到了那里,仍然没有找到柴某。
没妈的孩子是根草
被柴某带走的5.7万元是张国华的所有家当,身无分文的张国华父子俩生活成了难题。张国华在蹬三轮车时,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挣十多元钱,生意不好的时候一分钱都挣不到。道外区民政局为张国华办理了低保,但是每个月160元钱只能维持父子两人的日常生活。张国华和孩子平时就吃馒头和大葱蘸酱,一个月吃不上一顿炒菜。宁宁只有在过年过节时,才能在邻居家吃上肉。到了上学年龄的宁宁眼睁睁地看着同龄的孩子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去上学时,常常一边哼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一边小声地说自己就是一根草。
父子俩最大的心愿
当谈起宁宁还没上学时,张国华的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他哽咽着说:“有一天早上,我蹬着三轮车带着宁宁去拉活,我坐在车前面和宁宁聊天,当一群孩子戴着红领巾从我们身边走过时,宁宁突然就不说话了。过了几分钟,沉默的宁宁突然哭着对我说:‘爸爸,我们一定要找到柴阿姨,我要上学读书!’当时我觉得自己特别对不起孩子。”
展开寻人启事后,宁宁用手指着上面的柴某照片,小声地问记者:“阿姨,就是她把我上学的钱拿走了,我们都找了她好长时间了,你说我们还能找到她吗?我特别想背上书包到学校学习!”宁宁还不断地指着报纸上他不认识的字,问记者怎么念,当记者告诉他后,他就小声地不断重复。看着活泼可爱的儿子,张国华说,他现在每天一睁开眼睛,脑子里的想法就是尽快找到柴某,将父亲的钱要回来,好让宁宁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