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8月21日电 牡丹江市郊区岭东村,近年来种植无公害黏苞米,农民年人均收入由400元提高到3260元,提高了8倍。
岭东村是个仅有130户人家的小村庄,气候条件决定了一年只能种植一季苞米,又有两条大岭阻隔,交通不便。过去,农民年人均收入仅几百元,村党支部书记赵金田为此愁得够呛。后来,他发现南方人非常喜欢吃北方的黏苞米,他掐指一算:一棒黏苞米本地批发价3角,运到南方批发价就成了七八角,零售价2元一棒,涨了6倍的价钱。于是,他就动员村民种植黏苞米。南方一些精明的商家瞄准了岭东村,从村里统一收购黏苞米,经过蒸汽加工冷冻后,运到南方销售。岭东村每年种植的近180万棒黏苞米,不等过年就销售一空。如今,岭东村已在南京、上海设立了销售处,村里一座占地1200平方米的冷库也即将竣工。
眼下就到了苞米收获季节,岭东村村民望着丰收的田野,闻着苞米穗的清香,心都醉了。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