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让失信者"失地" 黑龙江省各界为打造"诚信龙江"建言
2006-08-23 10:27:5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蔡韬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23日电 8月17日,黑龙江省诚信龙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对鸡西钢铁公司、哈尔滨佳乐防冻液厂、黑龙江圣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松花江乳制品厂、黑龙江鑫科高能电源有限公司五家企业的失信行为进行了公开曝光。

  8月18日,省诚信办公室召集黑龙江省企业家代表和专家学者对失信企业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挖根源、谈危害、讲整改,提出意见和建议。

  加大曝光力度营造守信氛围

  省银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宪民:银行采取措施防止失信企业滋生,设立不良贷款和逃废银行债务企业的“黑名单”,每个季度向会员单位发布信息,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在各家银行之间沟通。我们还建立了全省守信先进单位的“红名单”,一共评选出重合同、守信用的单位119户,在龙江信用网上发布,发布之后,外地有好几户企业打电话要求和“红名单”内的企业联系。

  哈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罗晓光:建立很好的诚信系统,行业协会应该在此发挥作用。任何企业都不和有过不诚信记录的人或企业做交易,要使失信企业、失信个人无款可贷、无业务可做。通过行业协会的行业规则,保证不与失信企业、失信个人进行任何交易。

  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杨宪民:目前从银行业的角度看,公开披露失信企业、公布诚信企业,这些工作在这两年的工作实践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按照协会的章程,由各家会员单位提出,由各位银行行长评议,严密手续、规范操作。采取这个手段可以说对改善黑龙江省的信用行业是极其必要的。

  罗晓光:这次省里曝光了5个企业,有4个是已经经过法院判决后仍不执行,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这已经不只是一个诚信的问题了,诚信是在道德层面,这是法律问题。事实上,如果一个企业不诚信,应该首先曝光,从社会舆论上逼着他守信,如果社会舆论解决不了,就该动用法律程序来解决他。

  中央红集团总经理李文权:流通企业作为社会窗口,它的诚信度既影响消费,又影响生产,最突出的是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我们从去年开始上线ERP系统,对供应商要求从进店到签订合同,一切条件都是维护在信息系统里,从时间记载到责任人都是可视的,谁都无法从中作弊。

  三维律师事务所郑峰:失信的行为发生在不同的企业当中,从表现形式上来看,一是诈骗,再就是逃废债务。金融领域诈骗在黑龙江省是一个高发区,靠刑事领域规范没有问题,6月29日刑法修正案又增加了对侵害银行债权的惩罚力度,对逃废债务,目前有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但是我们还没有很好利用这套法律制度,目前黑龙江省处理拒执罪在刑事案件中是最少的。需要省委、省政府在这方面有决心。

  哈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铁男:省委省政府对于我们省的诚信建设力度非常大,不仅仅是表达了一种决心,而且有整体的规划,有整体的思路。曝光失信企业表现出政府的决心。这有利于我们省整体经济的发展。树立诚信意识建设诚信文化

  省委党校教研部主任韩健鹏:诚信建设仅制定规则、建立制度还不行,还得遵守,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尴尬就是,这个制度不健全,现有的制度大家也不遵守,这是最大的问题。这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发展一个很大的障碍。各地主要领导按这个制度规则约束别人,但是往往自己带头破坏这个规则。只讲企业之间的诚信还不够,整个社会之间各种关系中,诚信都是需要来重视的。

  省农行行长李彦斌:讲建设诚信龙江,银行本身也要加强诚信建设,这里边一个是道德风险,一个叫能力风险。人家申请贷款,到底能不能贷,你能力上有个判断,如果他不能贷你贷了,又造成地方不良资产过高了,市场有变化,你判断不准。还有,银行内部人也有和外部勾结套取银行信贷的,放了贷款之后根本不去检查,不去管理,这样也造成了不良资产。

  哈药集团副总经理李大平: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讲诚信。企业讲诚信是要付出成本的,讲诚信的过程中还要耐得住寂寞,不讲诚信只能得到一时的利益,百年企业要发展,要做大做强,不讲诚信是绝对不行的。对企业内部来讲,要树立讲诚信的文化,我们在企业内部树立“做地道药品,做厚道企业”的意识。

  黑龙江联通公司总经理张世勇:加强全行业诚信体制建设,要从经营者开始,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规范服务,优化服务,完善管理制度,增加服务透明度,做到诚信经营和文明服务,在企业内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