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按需雇工按点收钱 友谊县“农业钟点工”悄然兴起
2006-09-04 09:41:1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张益龙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4日电 过去只听说城里有钟点工,如今在友谊县涌现了一批“农业钟点工”。这些新型打工农民,成为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从扣棚育秧到水田插秧,从中耕除草到菜田间苗,从收割麦子到摊场晾晒,从放鹅养鸭到放牧牛羊……围绕农业生产,一些富余群众自发地组成一个个打工小组,上门给缺人手的种、养殖大户出劳务、打短工。

  按需所干,按劳取酬,按点收钱。悄然兴起的“农业钟点工”,既解决了种、养殖大户的燃眉之急,又给农村剩余劳力带来了收入,他们人均日收入不少于50元。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友谊县境内的友谊农场涌现出了一批以家庭性经营为主体的种植、养殖业大户。这些大户在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过程中,对农业用工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于是他们在农业生产和销售旺季便按生产所需,雇用了一些有劳动能力,特别是有技术经验的人前来临时帮工。由一些农村和城镇剩余劳动力组成的“农业钟点工”便应运而生。

  今年,庆丰乡农民李彩民自家没有承包土地,他把附近十几位群众拢到一起组成一个打工小分队,早出晚归为周边生产队的种植大户出劳务。按照每天8个工点,每小时5到6元工钱计算,他们每人日收入平均在40~50元。

  看“农业钟点工”吃香,一些居住在城镇里的下岗职工和无业人员也纷纷效仿。每到农忙季节,他们都会来到附近农村去干“农业钟点工”。一个生产周期下来,这个打工联合体的下岗工人人人都可挣到四五千元。在这样大大小小的“农业钟点工”队伍中,在友谊县现在不下千余人,他们已经成为了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特殊生力军。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