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吉林志愿者为水污染道歉 哈市出发徒步走全国宣传环保
2006-09-12 06:04:0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何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12日电 11日10时,身背背包、手举“全民节约共同行动保护环境”旗帜的吉林环保志愿者关百惠,出现在哈尔滨市街头。关百惠表示,吉林省的两次水污染给松花江下游尤其是哈尔滨人民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他对此深表歉意。为了义务宣传环保,让大家都来保护环境,他选择从哈尔滨启程,进行为期一年的只身徒步巡走全国。

  对水污染事件深感歉意

  今年50岁的关百惠来自吉林省伊通县。11日刚刚到达哈市,他就来到松花江边。关百惠在义务向过往行人宣传水源保护的重要性同时,还用随身携带的塑料袋清拣路边垃圾。用实际行动维护着环境。

  关百惠回忆说,“40年前,我曾与父辈们到过松花江哈尔滨段,那时我亲眼所见江边钓到过80斤的大鱼,今天我重回这里发现垂钓者们只能钓到一寸左右的小鱼,这明显的变化告诉我们水资源不能再遭破坏。”

  对于如何从根源减少污染,关百惠建言,“我走了全国百余个城市,我发现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太欠缺了,应该尽量减少污染企业的生产,政府应该对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进行有效控制。让污染企业不再污染河流及地下水源,只有控制根源才能减少污染。这就需要市民从我做起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这就是我要走全国宣传环保的目的。”

  关百惠谈及吉林化工厂爆炸造成松花江部分江段污染和吉林牤牛河附近发生化工污染时,关百惠神情凝重地表示:“这两次污染都是从吉林省边界河段发生的,作为吉林环保者,从内心感情来讲,我感到很抱歉,不管是谁的责任,作为一个吉林人,我对污染给松花江下游的人民生活造成的影响,表示真情关切和歉意!”

  唐山地震后开始了研究

  据关百惠讲,他曾当过农民、经过商、搞过专利研究……之所以选择自然现象来研究,就是因为他深信人类能真正认识到这些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也就能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关百惠坦言道:“1976年唐山地震之后,我开始对诸如潮汐、海啸等自然现象的产生有浓厚兴趣,因为那时一心扑在家里农田耕种上暂且放弃了研究。”1986年30岁的关百惠放下锄头,在遭到家人白眼和外人嘲笑后拿起了笔、背上背包,开始不定期游走全国各大城市,寻找和研究一些无人破解的自然现象。

  凭借一种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关百惠一走就是20多年,每年只有2~3个月在家,其余时间他的足迹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关百惠说,他翻阅大量书籍,查看资料数不胜数,自己根据科学理论研究一些无人破解的自然现象。

  关百惠说,起初研究是非常枯燥的、也很艰难,没有经济来源,他每天只花2元钱吃饭,所到城市一边干零活一边继续研究。

  想做“农民拿诺奖第一人”

  关百惠告诉记者,对世界自然研究来说,中国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自世界设立诺贝尔奖以来中国还无一人荣获关于自然现象方面的奖项,对于这个“空缺”关百惠一直有着愿望,关百惠说:“我要做‘农民拿诺贝尔奖第一人’!”

  对此次全国义务宣传环保,关百惠表示选择哈尔滨作为第一站,就是希望提高哈尔滨市民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关百惠接下来将奔赴长春、沈阳、天津、北京,他说自己仍有两个愿望,“第一,我想通过全国徒步行走把目前研究的一些成果,与各地专家们交流探讨;第二,我想把自己研究的这些自然现象及形成的原因通过拍摄的手法记录下来留给后人。”

责任编辑: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