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2日电 才3个多月的时间,超市的收银条竟变成了白纸,纸上的字迹莫明“蒸发”,消费者困惑地拿着一张白纸条找到超市,超市服务员也难辨别上面所写的内容。顾客质疑,一张白条如何证明货出谁家?11日,记者走访了哈市的超市、化妆品商店、食品店发现,这种日后字迹会褪色的热敏纸在这些行业应用比较普遍。对此,哈市消费者协会表示,收银纸条应采用的纸张无相关规定。
10日,家住哈市动力区香溪花园的李女士向记者反映,大概3个月前,她家附近开了一家超市,为了搞促销,超市让顾客积累购物小票,到达一定数额后,商家会有相应的赠礼。李女士细心地将超市的小票存放在抽屉中,3个月后,李女士估算了一下,可能到了商家赠礼的最低数额了,她便将所有小票拿了出来,打算拿去换礼。没想到,她拿出来一看,最初的几张购物小票竟然变成了白纸,上面的字迹“蒸发”了,还有几张小票的字迹也变浅了。李女士拿着一堆小票来到超市,收银员也无法辨认出李女士购买的物品,甚至连这张小票是否是该超市出具的,都不能肯定。超市表示,已经有几位顾客出现了相同的情况,超市已经向顾客表示了歉意,并且都按照消费者说的数额,返还了相应的赠礼,李女士也得到了赠礼。
“购物小票是消费者购物的凭证,如果小票上的字迹不见了,如何证明所购买的物品出自哪里?这样一来,消费者就没有了购物凭证。现在,一些超市中还有电器等物品销售,如果电器损坏了,又在保修范围内,消费者拿着一张白纸去要求维修,显然是不可能的。”李女士对记者说。
今日,记者对哈市的一些超市、化妆品商店、食品店进行了走访。在南岗区学府四道街上的一家化妆品店中,记者看到,店里的收银条采用热敏纸,一个女孩拿着一沓小票来换礼品,她正在为一张字迹已经“蒸发”的白条发愁,她告诉记者,这是她4个月前买化妆品时给的小票,现在字迹都没了,不知道能不能算数。收银员使劲地看,也没有看出上面的金额,后来还是照样给了礼品。一些超市、食品店也普遍应用热敏纸作为收银条,但也同样遇到了字迹“蒸发”的难题。
记者了解到,这种热敏纸的制作原理是在普通纸的基础上涂敷微粒粉末,成分是无色染料苯酚类或其他酸性物质,以薄膜相隔,在受热条件下,薄膜熔化,粉末混合起显色反应。热敏纸上显色的字迹不稳定、易褪色,导致文件内容难以辨认。
据哈市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对于超市收银条所采用的纸张的问题,还没有明文规定。消协也接到过类似的投诉。所以,消协建议:消费者购物时应要求商家开具发票,不能只依靠小票作为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