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4日电 为保障节日市场饮料质量安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哈尔滨市饮料生产企业进行了检查。昨天检查的3家企业的工人,不穿工作服不佩带健康证,徒手操作每一道作业程序。
昨天上午,记者随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稽查人员和检验检测人员来到动力区进乡街138号生产金苹果牌饮料的哈尔滨朗虹食品公司,在千余平方米的车间内,一套长约六七米的流水作业机器旁,七八名工人正在机器前工作,他们都没有穿工作服,也没有佩带健康证。站在传送带旁的两名工人徒手抓起空瓶往传送带里送。随后,这些空瓶进入灌装、压盖、贴商标等程序。
据稽查人员介绍,按照相关规定,饮料生产厂家的生产环境不但要达到国家相关卫生标准,还要为工人办理健康证,特别是灌装线上的的工人,必须统一着装,穿工作服,戴消毒手套,并要操作规范。而现场工作人员未作任何卫生防护,也没有消毒设施,是绝对不允许的。
稽查人员现场检查时,该公司负责人只拿出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和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等相关手续,不能提供卫生检验报告、质量检验报告。稽查人员当场责令该企业改善卫生环境,补办相关手续。
随后,稽查人员来到阿城区哈阿十三公里处哈尔滨民福饮料厂和哈尔滨华龙饮料厂检查。这两家企业的工人同样是徒手操作,没有自己的实验室和专业技术人员,让工人们出示健康证时,工人都不见了踪影。据稽查人员介绍,两家生产企业的饮品器具用的都是二次回收的空瓶,这些空瓶如果不经过科学的消毒处理,饮品的质量将令人难以放心。随后,稽查人员在两家饮料厂的库房看到了饮品的主要原料——地下水、糖精、甜蜜素、香精、胭脂红等。
由于哈尔滨民福饮料厂和哈尔滨华龙饮料厂卫生条件和环境较差,生产的饮品上都没有QS认证标志。稽查人员当场责令两家企业停产整顿,并要求在整改期间补办相关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