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有关部门获悉,由于各职能部门高度重视、思路清晰、措施得力,今年哈尔滨市“四清理、四检查”工作已初见成效。
今年初,市委工作会议和市纪委四次全会提出,要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部署开展“四清理、四检查”工作,即清理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存在的“吃空饷”问题,清理干部拖欠公款、占用公物以及到基层单位报“条子”的问题,清理欠缴土地出让金及城建规费问题,清理私建滥建背后的违纪违法问题;检查农村转移支付资金落实情况,检查城市社保资金管理情况,检查城市低保资金使用发放情况,检查赈灾款项使用和管理情况。
指纹鉴别杜绝“吃空饷”
以长期旷工却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等10方面问题为重点,市人事局与财政、审计等部门对财政统发工资人员实施了指纹鉴别管理。目前,清理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吃空饷”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一些单位和地区存在的“吃空饷”问题已得到纠正。据对宾县、松北、市教育局等33个县(市)、区及市直主管部门的统计,已清理“吃空饷”人员283人。
清查干部欠公款占公物
针对部分党政机关干部拖欠公款、占用公物及到基层报销“条子”问题,市财政局会同市审计局、市监察局对哈尔滨市8区11县(市)和市直单位统一部署进行自查自纠,并对重点单位进行抽查。截至8月15日,共查出拖欠公款566.77万元、占用公车3辆。现已清理归还公款255.7万元,收回公车3辆。对不能立即归还的,已制定出还款计划。
欠缴城建费九成已追回
就清理欠缴土地出让金及城建违规费问题,市国土资源局与市建委、市规划局、市人防办、哈供排水集团、哈燃气化工总公司、哈电业局等部门合力齐抓,加大清欠力度。2000至2004年,市国土资源局共审批用地1776件,累计应收土地出让金29.34亿元,欠收土地出让金8.16亿元。市国土资源局对开发企业应缴未缴土地出让金的,逐一对欠款单位进行追缴。截至目前,已追缴1.3亿元;清理欠缴城建费用工作,已追回欠费1816万元,完成年度追缴计划的90.8%。
清理私建滥建背后的违纪违法问题
针对城市改造房屋拆迁中,群众和企业反映较强烈的私建滥建背后的腐败问题,市规划局会同市建委、市行政执法局、市房产住宅局,集中对哈尔滨市道外区绿化小区和二十道街改造、群力新区开发建设中的私建滥建问题进行检查。在道外区绿化小区和二十道街危房拆迁的调查中,发现私建房屋493户近3万平方米,涉及拆迁补偿金2000余万元,其中已签订补偿协议673万元。现正在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追究。
今年4月,有关部门还对群力新区开发建设项目进行检查,目前正在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调查。
农村转移支付资金发放到位
市农委、市财政局、市审计局采取“自查与抽查相结合,随机查与专案查相结合,职能部门查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对转移支付资金进行监督检查。要求乡镇自查,区、县(市)联合检查,覆盖面必须达到100%,且要写出自查和检查报告。同时,市政府每年要随机抽查两次,今年4月,市财政局、市农委、市民政局等部门,抽调20人组成5个检查组,对全市57个乡镇、171个村转移支付情况进行抽查。结果显示,村干部工资和五保户供养经费已由乡镇财政所通过“一折通”的办法,集中支付并足额发放到位。村办公费由乡镇财政所拨付到乡镇农村经管中心设立的专用账户上,并由乡镇农村经管中心代为管理,没有出现截留、挪用、挤占现象,发放金额严格控制在规定标准范围内,没有违规违纪问题发生。同时,市农委执法支队农业经济管理大队,在事先不通知、打招呼的情况下,不定时间,不定地点,随机到各区、县(市)和乡镇村进行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清理检查保证城市社保资金安全使用
据了解,2005年,哈尔滨市各区、县(市)社会保障基金收入92940万元,支出76486万元,上年累计结余46109万元,本年滚存累计结余62563万元。
今年6月,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部门抽调专人组成3个检查组,对8区11县(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管理、使用情况联合检查。通过检查,提高了各区、县(市)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对社会保障基金重要性的认识,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使用起到了促进作用。
城市低保金赈灾款项专款专用
今年4月,市民政局等部门组织各区、县(市)对城市低保资金和赈灾款项两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日前,又采取检查账目和入户走访相结合的办法,对各区、县(市)的救灾资金和低保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重点抽查。通过检查,发现全市救灾资金、低保资金的管理使用能够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保证救灾和低保工作的需要,使灾民和低保对象及时得到救助,做到了不挪用,不占用。
自2002年开始,哈尔滨市在全国率先实行低保金银行发放,低保对象凭存折按月到银行领取低保金,减少了中间环节,既提高了效率,又保证低保户在第一时间领到低保金,提高了资金运行的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