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2日电 “百善孝为先。在象征着合家团圆的中秋节,却有那么多的老人被孤零零地遗忘在养老院,真令人震惊。面对老人们期盼又失望的眼神,那些儿女们的解释、推脱显得苍白无力。”关于哈尔滨市养老院八成老人中秋节未被儿女接回家团圆的报道刊发后,在哈尔滨市民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在哈尔滨理工大学后勤集团工作的王志强对这些中秋节不到养老院看望父母的儿女们的行为十分不解,他激动地说:“现在确实有很多儿女宁可在外面和半生不熟的朋友喝酒到半夜,也不到养老院陪会老人。老人们为儿女操劳一辈子,逢年过节时还不能回家吃个团圆饭,真替他们感到心酸。”
在省劳动厅工作的林乐君说:“父母恩情深似海。天下的父母都一样,为儿女含辛茹苦一辈子,为孩子可以牺牲奉献自己的一切。可有的儿女却连在节日探望一下父母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看了就让人生气。忙不是借口,再忙,陪老人吃一顿饭的时间总有吧?给父母打个电话的时间总有吧?关键就是看他有没有这份心,愿不愿意做。”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师陈丽英说:“五千多年前孔子就曾在《孝经》中写道‘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也就是说‘孝’是一切德行的起点,是一切德行的大经大本,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根本法则。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和谐社会,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孝’仍是评判道德的基本标准。孝道表现在哪儿?不就是让老人享受阖家团圆,享受天伦之乐嘛!”
刚毕业的大学生赵梅男说:“大学时,学校曾经组织我们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当老人们看到我们时,眼中满是欣喜。老人们根本不在意我们带去的是什么食物、礼品,他们只愿意拉着我们的手唠唠家常,常常是说着说着话题就转到了自己儿女身上。我们知道,我们只是暂时代替他们儿女的角色,老人们真正盼望的还是自己的孩子能来看他们啊!”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许多市民认为,为人子女者应该从这些脍炙人口的语句中,懂得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